模仿杀人犯博眼球 良知和底线去哪了?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王韬 3995115
模仿杀人犯博眼球 良知和底线去哪了?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王韬 399511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模仿杀人犯博眼球 良知和底线去哪了?
2025-11-1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一位名叫“劳枝数到三”的主播,模仿2023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劳荣枝,在直播中多次模仿劳荣枝在法庭上的辩解发言引起部分网友反感。随后,平台对涉事账号做出了无限期封禁的处罚。

  为了起号,有的人真的什么都敢蹭,什么流量都敢要。这名主播触犯了公众的底线,对被害者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受到网友一边倒的“抵制娱乐化杀人犯”。在这个追求流量的时代,有人为了流量可以无耻到这般地步,属实让人惊讶。毕竟,这种对公众承受能力的试探,最终换来了网友的义愤填膺,通过举报来回应这名主播的“无下限”。

  近年来,不少网络主播为了获得流量,在公众的底线上疯狂试探。不久前,郭美美运营的账号因“持续炒作炫富拜金、宣扬不良价值观并以此流量变现”,被永久关闭;‌9月,“嘎子”谢孟伟‌因身穿警服直播带货,被行政拘留并封禁账号‌;主播“秀才”‌,因涉嫌诱导中老年粉丝打赏、偷税漏税,账号被封禁‌……为了流量,不惜铤而走险,在公众的底线、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这些主播们的“以身试法”,最终换来了应有的处罚。针对这类行为,国家始终处于高压打击的态势,截至今年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而在今年9月份,更有数名千万级网红相继被“封”,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治理,表明了对违规主播零容忍的态度。

  但是,即便在如此高压的态势下,依旧有主播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可以逃离“法网”,这种侥幸心理,是对互联网“大势”缺乏了解。网络早已不再是法外之地,伴随着监管的持续加强,那些挑战公序良俗的直播内容,早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所有出圈背后,都需要恪守最基本的规则秩序,不能为了媚俗而丢弃底线。模仿杀人犯来赢得关注,看似走了捷径,实则是一条“死路”。

  警惕那些无下限网络主播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泛娱乐化。杜绝畸形审美,不给那些无底线主播拥有可以受到关注的机会,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娱乐,不仅是精神的放松,也应该是精神世界的充盈。让更多优质内容、优质主播在互联网中不断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优秀内容的推广,让互联网更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让这些故意制造冲突、制造猎奇的低趣味主播占据主导。当正能量充盈网络,当秀下限没有了生存土壤,那些低俗的直播内容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网络主播绝不是简单的拍摄,更是一份职业,每一个主播都需要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静下心来打磨作品,用心做好内容,才能真正赢得流量的关注。企图通过挑战公众底线来走捷径,只会获得封禁的结果。模仿杀人犯博眼球,这样的肆意妄为,击穿了良知的底线,永久封禁正是咎由自取。

  本期编辑:王韬

初审: 王韬   复审: 侯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