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筒主任”心态不妨多点阳光 观点交锋-长白时评 侯薇 298786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对“电筒主任”心态不妨多点阳光 观点交锋-长白时评 侯薇 2987868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对“电筒主任”心态不妨多点阳光
2019-10-30 来源: 人民网

  10月28日,一则“广西一村主任白天忙工作,晚上打电筒干自家农活”的图片新闻,在网上引来争议,被质疑“真摆拍,假扶贫”。当事人表示,没有摆拍,晚上干活很常见。(据10月28日上游新闻)

  当事人系广西龙胜县泗水乡潘内村委会主任粟胜忠。他说,现在农活没那么多,但还是要去田里,在收割过的旱田里种菜,这在当地比较普遍。拍摄者事先了解过自己“白天干活、晚上种地”的情况,就来家里请自己种地时带他去看看,了解晚上是怎么戴电筒干活的,然后在田地里拍了照片。

  照片有应拍摄者要求的意思,但又谈不上造假。因为晚上干活是事实,稻田也确实翻整过,并非只是装个样子。这种照片比较常见,为反映某种工作风貌,定格某种工作场景,只要是真实情景,也就无可厚非。“电筒主任”这一外号,在媒体报道之前,就已在当地传开了。村民证实,他们看到粟胜忠经常晚上去干农活。有次乡里的工作组向村民了解情况时,大伙就给他起了这个外号。

  “电筒主任”应该是名符其实的,在农村披星戴月、举灯干活,还真是常见现象。小时候,我就有提“马灯”种地的经历,如今“马灯”换成电灯,也算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村主任属于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并不是国家干部,身份上还是一个农民,是有“一亩三分地”要种的。如果白天忙于其他事务,晚上来加班种地,并不奇怪。

  在近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基层很忙,“乡政府、村两委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植药材、富硒水果、蔬菜、杉木、油茶等特色产业,要给大家做工作。”这也是粟胜忠扶贫工作里占据时间最多的事情。既要动员,又要给村民做培训,忙完他人的事,再来忙自己的事,个中甘苦,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这种付出也理应得到尊重。动不动就质疑“假扶贫”,既不公平,也是精神伤害。

  去年,云南的一名乡镇“白发书记”李忠凯,在网上火了一把,从“青春白头”的难以置信,到网友了解其工作艰苦后的肃然起敬。李忠凯说,不怕苦不怕累,就怕不被理解。这话说出了基层工作者的心声。对那些扑下身子的奔忙,要多看到不易与辛苦,很多人一辈子就扎根奉献在基层,就是出名了,还是在基层脚踏实地,又能有多大的利益呢。即便有不够完美之处,也可以多些理解,少些苛责。对“电筒主任”,外界心态也不妨多点阳光,积极看待,不必拿放大镜挑刺。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