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吉浙对口合作宣传营销推广系列活动暨社区团购营销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活动以“绿色 安全 健康 共享”为主题,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协办。
当吉林的沃野良田与浙江的万家餐桌以“社区团购”为桥紧密相连,一场跨越千里的粮食产销协作正悄然升级为区域合作的典范。这场主题盛会,不仅是吉林大米与鲜食玉米在长三角市场的一次精彩亮相,更标志着吉浙两省对口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吉粮入浙”对吉林而言,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胜势的“金钥匙”。 吉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如何让黑土地上的“金豆子”焕发更大价值?浙江广阔的市场与成熟的消费理念提供了关键答案。深耕浙江市场多年,吉林大米年销超31万吨,78家直营店遍布浙江11个地市,浙江更在吉林建立了43万亩“飞地粮仓”。此次创新引入社区团购模式,以200余个社区销售点与“金牌团长”机制精准触达终端,更通过“订单农业”“私人订制”等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吉林粮食产业在高效对接中找到了品牌溢价与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吉粮入浙”的深层内涵,在于区域协作中“1+1>2”的战略智慧。 吉浙合作之所以能成为两省联动最紧密的项目之一,其核心在于优势的完美互补:吉林有“粮源”,浙江有“市场”与“渠道”。浙江每年从吉林调入粮食占其省外总量的10%,这不仅是简单的粮食流通,更是“浙粮吉储”“浙粮吉供”产业链条的深度整合。从田间到社区,从生产到营销,两省以粮食为纽带,在资源禀赋、产业形态、消费能力上实现了无缝衔接,共同打造了一个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圈。
展望未来,吉浙粮食合作正孕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随着吉林省粮储局与绿城服务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合作已从单一销售拓展至“品牌共建、渠道拓展、科技赋能”的全方位联动。产销对接会上9500吨大米、800万穗玉米的现场签约,以及未来4个月两省11地市全面铺开的系列活动,预示着合作规模与层级的持续深化。这种模式不仅为吉林粮食产业注入科技与市场活水,也为浙江构筑了更稳定、优质的粮源保障体系,更开创了“政府引导、企业协同、社区参与”的粮食产业现代化新范式。
“吉粮入浙”的滚滚车轮,承载的远不止于粮食的流通。它正成为撬动两省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动能转换的金扁担。当吉林的粮仓与浙江的餐桌在共同发展中日益紧密,一条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已然清晰,更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书写了富有生命力的注脚。(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