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培育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吉林冰雪产业战略布局迈入更深层次的“装备时代”。这份方案不仅是一纸蓝图,更是吉林在冰雪经济新赛道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落子。
在接续描绘吉林“五彩缤纷”的振兴蓝图中,以冰雪经济与文化为特色的“银色吉林”独具魅力。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吉林省出台培育冰雪装备器材产业政策,为“银色吉林”迈入“装备时代”赋能。
吉林发展冰雪装备,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禀赋与机遇的深度契合。吉林“粉雪”资源驰名中外,庞大冰雪运动群体构成内需沃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汽车、化工等领域的积淀,为冰雪装备所需的材料科学、精密制造、机电一体化等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冰雪资源与产业基础双轮驱动,业以成势。中国冰雪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期,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装备需求激增。吉林此时发力,“银色吉林”正是抢占价值链高地的黄金窗口,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吉林转变为生动实践。
政策方案的价值,在于精准聚焦痛点,构建产业生态闭环。研发端“强芯健体”首当其冲,政策支持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直指碳纤维滑雪器材、冰刀等核心技术壁垒,支持建设省级创新平台,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制造端“扩能提质”至关重要,政策支持冰刀产业园建设、滑雪板材料线扩建,推动雪地全地形车等量产,方案以实体项目牵引产业规模跃升。应用端“以用促产”需要动力,政策鼓励省内景区开发“雪地穿越”项目,对采购本省雪地摩托等装备给予补贴。此举以本地市场为“试验田”和“孵化器”,打通供需经脉。体系保障“固本培元”促进挖潜,政策涵盖了设立冰雪产业引导基金、强化金融信贷支持、依托高校建立人才支撑体系等内容,有助于建立省市招商协同机制。这套“组合拳”直击研发弱、规模小、应用窄、要素缺等核心瓶颈,凝聚发展合力。
冰雪装备产业的崛起,对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是立体而深远的。在传统产业“焕新”上,碳纤维技术突破不仅服务于滑雪板,更能反哺汽车轻量化等吉林优势产业,实现“一技多能”的协同升级;在区域经济“强链”上,装备制造将冰雪资源、旅游服务、赛事运营等环节串联成更高价值链条,形成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冰雪产业生态圈;在动能转换“提速”上,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标志的“银色新引擎”,为老工业基地摆脱路径依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范式。
冰雪装备,是冰雪产业链上的“硬核明珠”。吉林以政策为犁,深耕这片蕴含无限生机的“冻土”。当产学研在碳纤维的轻盈与坚韧中探索边界,当雪地摩托的轰鸣成为白山松水间产业升级的号角,一个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冰雪装备高地轮廓渐显。而冰雪吉林,正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出发,迈向产业链高端的战略高地。这趟以装备为驱动的冰雪腾飞之旅,不仅将为吉林锻造出高质量发展的“银色新引擎”,更为中国从冰雪大国迈向冰雪强国提供关键的“吉林支点”。(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