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街,一座城市名片。长春市新民大街,一条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街区。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两侧有10余处院落,其中5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让历史活起来、火起来,今年2月,长春启动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并于7月初正式开街。如今,这条大街人头攒动,老建筑与咖啡馆相映成趣,博物馆和口袋公园紧密相接,“春城漫游”双层巴士满载市民游客。新民大街的蝶变生动启示我们:要在“退”与“进”中打造城市的高度和温度。
在“退”中,让城市本真高度站起来。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给城市带来了羁绊,降低了城市的高度,认真剖析,让那些阻碍城市发展的羁绊退出历史舞台,让城市的本真高度凸显出来。比如,退去围墙栅栏,过去,围墙、栅栏是为了分开、是为了安全,今天,在国富民强的时代,已经成为多余,让其退去,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可以让城市的本真高度凸显出来。再比如,退去办公空间,过去,我们的一些办公空间占用了一些历史建筑,现在,完全可以退去,让历史建筑真正为大众服务。总之,城市之退,退的是发展的“尘埃”,退的是历史的“遮掩”。通过“退”,让城市的个性、特色、本真彰显,从而,打造出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高度。
在“进”中,让城市现代温度走来。城市的发展不是停留在过去,城市的发展是传承创新,在“进”中奔腾出时代的精彩、现代的温度。比如,公共空间的增进,新增口袋公园,科技赋能,扫码即可透视历史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前世今生,三维复原、全视角AR导览、实景漫游等信息技术让建筑可互动;市民游客可以随时走进公园,漫步历史建筑,体验新鲜有趣的咖啡馆、书店等特色店铺。再比如,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以“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为叙事主线,将“新民更新”“长春故事”等五大展陈编织成立体化的城市记忆图谱,串联起城市的昔与今,成为热门打卡点。全长1445米的新民大街,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年轮,浓缩了长春近现代历史。“14”寓意为抗日战争十四年,“45”寓意为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这些“进”,让历史与现代融合,启迪人们奔腾未来,让人们在现代温度中,打造幸福生活。
漫步街区,黄砖绿瓦的仿古造型与周边历史建筑群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古今交融的生动画面。长春市新民大街的“退”与“进”,是一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更是对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探索,启迪所有的街区建设,撬动整座城市的文旅格局,在“退”与“进”中打造城市的高度和温度。(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