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春市精心研究谋划、迅速启动部署,引领带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各级党组织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如今,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长春,正满载春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新出发。
作风之变,夯实干之基。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春的现代化新路,既非凭空而来,也非一蹴而就。其核心密码,在于以作风之“变”引领发展之“变”,将“人民城市”理念融入血脉,以干部实干担当为笔,在城市画卷上奋力书写振兴新篇。值得一提的是,“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的全面铺开,如盛夏热浪,席卷春城每个角落。领导干部不再端坐办公室,而是扑下身子,沉入老旧小区、易涝路口、生产一线,直面群众“急难愁盼”。这一行动的精妙之处,在于既保持了工作连续性、避免基层负担,又创新构建了“动态交办问题(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结果评价”的闭环体系。从组织部门率先垂范,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服务部门协同发力,全市干部在作风锤炼中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
实干之效,暖百姓之心。 过硬作风的最终落点,是民生福祉的切实提升。长春干部将“实干”二字写在拆除围挡的现场。南湖新村中街的破旧闲置地,在群众呼声与干部行动中,短短两月蜕变为鸟语花香的“宝藏角落”;铁北二路梗阻多年的占道围挡被移除,早高峰通行效率骤增近三成。干部们更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找重点”“寻不足”,让市民关于“打开公园”“整治旧小区”的朴素愿望,成为城市治理的优先项。拆掉的是物理的“围挡”,打开的却是通向民心、展现城市温度的新通道。
担当之力,绘发展新图。 从细微处着手,向大格局迈进。干部作风与能力之变,最终指向城市发展之变。新民大街的“古今交融”文旅秀,让百年老街焕发青春,历史底蕴化为可触可感的当代生活;伊通河综合治理,这一长春史上规模空前的生态工程,在“全市一盘棋”的统筹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工作组与工程指挥部协同作战,不仅实现了母亲河的华丽蜕变,使其如“璀璨珠链”镶嵌城中,更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沿河布局的未来科学城、新材料产业园、吉兴产业园等项目,正蓄势待发,生动诠释“治理一条河,美丽一座城”的发展辩证法。
人民城市,成于实打实的锤锻,立于年复一年的铆劲。 长春的实践深刻昭示:唯有干部队伍锤炼出“实”的作风、“干”的担当,城市发展才能破除千头万绪的考题,真正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扑下身子”成为常态,“解决问题”成为标尺,这座城市便能在作风建设的坚实基础上,不断奏响人民城市幸福春城的动人乐章,其内涵式发展的壮阔图景,值得每一个期待振兴奇迹的人热切瞩目。(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