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高校学子纷纷于网络晒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吉林农业大学的通知书格外吸睛。有学生爆料,该校推出可食用的录取通知书,注明“采用我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学生用其制作“小鸡炖蘑菇”的新奇之举,引发网友广泛热议。热议背后,不仅是因为独特创意,更有它为准大学生带来的别样幸福感,其中蕴含的科技创新味道,着实喷香!
“民以食为天”,食用之物本就易引大众关注,经科技创新“烹调”,更是香气四溢。录取通知书竟能食用,这般科技创新令人眼前一亮,瞬间点燃大众兴趣。8月1日,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透露,通知书主体不可食用,仅附带的蘑菇菌丝制成纸张可食用。学生对该纸张可自行处置,留存纪念也不影响报到。这种融入高科技的菌丝纸张,出自该校团队之手,着实令人赞叹。它不仅让准大学生品尝到“小鸡炖蘑菇”的美味,感受大学人文关怀,更使他们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自豪,激励他们在科技创新路上奋勇前行,这份幸福感别具一格。
大学是学术与科技创新的摇篮。录取通知书作为大学的重要名片,是给准大学生的第一课与第一印象,理应在科技创新上展现魅力、绽放光芒。当下,众多大学精心设计录取通知书,依学校特色与学生专业特点,打造出风格各异的版本,既体现设计进步,也彰显大学文化多元与科技创新成果。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梦启寰宇”为主题,围绕“宇宙、梦想、小卫星”设计,外盒正面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呼应小卫星梦想遨游计划的星体运动定律;北京化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甚至能用来切西瓜;等等。大学通知书对准大学生而言,这是满怀敬畏与期盼的收获,他们渴望从中获得实在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尤其期待科技创新带来的惊喜。
吉林农业大学录取通知书能“小鸡炖蘑菇”,满足了学生对惊喜的期待。这一创意凸显学校个性,彰显以学生为本理念,宣传学校科技创新成果,为学生树立科技创新灯塔,让他们快乐、幸福且受启迪。其一,展现农业大学科技创新特色,令准大学生由衷自豪。看似普通的“蘑菇纸”,背后是中国菌物科学的中坚力量——李玉院士领衔的吉林农大团队。他们数十年科研攻关,推动中国食用菌年产量从5.78万吨激增至超4000万吨,助力中国成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国。其二,宣传本校科研成果,2024年,李玉团队《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1978年创立真菌教研室,到建成全球首个菌物学院,吉林农大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菌物学科培养体系,其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A + 学科,这激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引领他们在科技创新之路扬帆起航,极具教育意义。其三,给学生带来意外惊喜,让他们收获独特的科技创新幸福体验。小小的“蘑菇纸”,折射出强大的科技创新力。这样的创意通知书,兼具个性、科技含量、激励作用与人文关怀,为准大学生注入成长的精神养分,激励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奋进,实现从“知识接受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转变,成为科技创新的先锋。
从录取通知书能“小鸡炖蘑菇”,我们真切嗅到科技创新之香!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是促进二者融合的关键环节。从实验室的菌丝纸到田间地头的亿级产业,吉林通过大学科技创新以食用菌为画笔,绘就科技兴农的生动篇章。大学教育应是科技创新的乐园,录取通知书也应体现科技创新。能“小鸡炖蘑菇”的录取通知书,是成功的设计,绝佳宣传本土与学校科技创新特色,是对准大学生美好祝福与科技创新征程的激励,促使他们从“会读书”转变为“会科技创新”,“如蘑菇般破土而出”,这股“香”,令人沉醉!(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