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
金秋十月,山河锦绣。大街小巷红旗飘扬,车站机场熙熙攘攘,热门景点人潮如织……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迎来8天长假,激发民众出游热情高涨。锦绣中华,家国同庆。
假日消费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国庆、中秋假期见证了繁荣的市场、火热的消费,文化与经济同频共振,消费市场热点纷呈、供需两旺,擘画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这个假期,吉林省消费市场呈现购销两旺、创新发展的态势。8天消费热潮中,吉林文旅市场的亮眼表现成为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假期前三天接待国内游客超13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达92亿元,同比增长10.3%。从长白山的云海奇观到工业遗址的文创热潮,从跨境冷链的生鲜直达至低空经济的潜力释放,各大商圈客流密集,促进区域消费火热、产业升级、开放融合、创新驱动。假日吉林“燃爆”,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新路网”变身“新引擎”,释放内外循环新活力。旅途通达,人畅其行。“假日中国”在流动中彰显蓬勃生机。这个假期,吉林省“新”意十足、“热”点纷呈,既洞察游客需求,畅通交通运输,实现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充分释放文旅消费的巨大潜力,又让一条条交通线成为旅游线、经济线、文化线,打通流动脉络,释放内外循环活力。假日经济的火爆,离不开基础设施升级与开放格局拓展的双重支撑。沈白高铁的开通让京津冀到长白山的旅程大幅提速,沿线景区客流激增,将金色丰收、红色红叶、银色白桦等景观串珠成链,带火沿线县域经济,切实把“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老空间”变身城市“新名片”,打开城市生长新天地。国庆超有“戏”、“文博热”、“跟着电影去旅游”、假日文化大餐……吉林的假日经济早已超越传统观光的单一形态,通过“资源+创意”融合创新,实现生态、文化、科技等元素深度融合,催生多元消费场景,实现供给侧的创新升级,为消费市场带来无限可能。同时,吉林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把沉睡的工业记忆、老厂房、旧铁路等进行重塑,让这些“老空间”在创新创意的加持下,焕发新光彩,完成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从“历史遗存”到“文化地标”的华丽蜕变,成为彰显城市底蕴与活力的新名片,打开城市生长的新天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红色游”成为假日“新潮流”,红色传承焕发新光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期间,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这个假期,吉林省的红色地标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打卡人流,从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前,到四平战役纪念馆内,再到长春一汽红旗文化展馆里,在触摸红色脉搏、牢记红色历史中,也让文化符号具象化,成为吉林省假日经济兼具教育意义与体验感的“新潮流”。红色浪潮涌动假日,在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中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在红色文化与生态、工业、乡村融合中,让吉林省红色潮流延展出更多可能性,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从景区到商圈,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市场到跨境商贸,涌动的人流、攀升的消费、创新的业态,共同勾勒吉林的假日盛景与全国的消费热潮共振生动画卷,书写更具活力的未来篇章。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