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证券日报》10月30日的消息说,10月27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就老用户目前不能享受运营商入网优惠和新套餐等相关问题作出回应称,工信部收到用户反映后,立即约谈了三大运营商,并要求企业采取措施,除双方合约另有约定外,不得限制用户的资费选择权。这等于下了一道“解限令”,提速降费的推进在加强。
工信部如此约谈三大运营商,可见问题的严肃性、迫切性和现实性之强,必须提到议事日程。而经过约谈沟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表示将严格执行工信部有关规定,妥善处理老用户限制选择套餐的问题。三大运营商是否闻过则喜,立行立改,切实深化改革,加强服务,让公平合理落地,引人关注。不过,工信部表示,约谈后续工作将跟上,密切注意这一情况的进展,确保监管到位,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关于不得限制用户资费选择权的话题,历来备受重视,也曾有过积极的探索。比如:近两年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公司都推出了不少与常规套餐相比资费要优惠得多的互联网定制套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集中在知名手机应用、视频、直播等产品中,可享受APP内使用时免流量服务。这一类以腾讯大王卡为代表。另一类为补贴型流量卡,完成每笔订单后可获得流量。蚂蚁金服小宝卡、大宝卡属于这一类。
不过,较低的资费、大流量的资费模式推出,显然是在吸引用户迫切希望转入互联网套餐。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使用常规套餐的运营商老用户,如果要享受这类更优惠套餐,只能新开户,而不能原号直转,户用资费选择权受到了限制,由此就产生了关于“运营商霸王条款”的用户投诉,问题的发展显然是不合人意,到了三大运营商今天被约谈的地步。不能不说,干得很被动。
事实上,随着提速降费新政的出台和实施,三大运营商一直处于被动改革和尴尬服务的境地。我们知道,提速降费的概念一点都不模糊,不仅很清楚,也很好理解。只要放下“霸王条款”身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就能做得到做得好。如若不然,则难以这样去做。所说的提速降费,指的就是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提高网速、降低资费的改革动作。因此而言,提速降费也是国家交给三大运营商必须认真对待和完成的目标任务。对此,早在2015年4月14日召开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就曾感叹道:“流量费太高了”。
同年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又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一次明确提出了促进提速降费的五大具体举措,助力创业创新和民生改善。一是确定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二是促进提速降费,即:鼓励电信企业发布提速降费方案,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资费水平;三是推进光纤到户和宽带乡村工程;四是推进电信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五是年内宽带接入业务开放试点企业增加到100家以上。五大具体举措的提出和明确,旨在为“互联网+”行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在五大具体举措里面,包括的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提速降费新政了。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网络提速降费将要迈出更大的步伐,年内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面对提速降费令的发出,三大运营商不敢怠慢,都快速地作出了回应,10月1日起取消漫游费。当然,未到10月1日,三大运营商都提前实现了自己许下的诺言,在全国取消长途漫游费。这值得肯定,毕竟在深化改革、加强服务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三大运营商不再死守旧制度旧机制,给了人们一个惊喜。提速降费令的贯彻落实,还是赢得了掌声。
总的看,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虽说迟缓了一点,但最终还是有所推进了。可遗憾的是在实现提速降费的过程中,其行动并非那么积极主动,供给侧改革姿态往往也是时隐时现,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时尚消费需求方面,所有的被动改革、尴尬服务,都是大家不满的举动。因此而言,此次三大运营商被约谈,并告知不得限制用户资费选择权,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事实表明,唯有主动改革,自觉服务,才能更好地打开市场,赢人赢己。
我们必须看到在用的套餐,很大部分都是三年前推出的,不仅已经过时,资费也明显偏贵。这不是好事。本来已经进入提速降费之门,面对用户资费选择权受限的实际状况,三大运营商就不应该忘掉解决好新老用户同享共用提速降费新政带来的好处衔接问题。总之,一句话,不得限制用户资费的选择权,三大运营商莫要再被动改革、尴尬服务了。(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