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一首《移居·其二》开头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在4月26日上午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主旨演讲首先妙用,而响彻全场,沁人心脾。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在这个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我很高兴同各位嘉宾一道,共同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习近平主席以中国古诗句开讲,其蕴意厚重,“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全球大众所共享,从北京的暖春出发,岂不是春华秋实、登高望远继续奏响求发展、谋福祉美好乐章,千载难逢的佳机吗?
习近平主席半个小时、4300多字的主旨演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整个主旨演讲谈古论今,叙事明理,言情讲义,说招释道,句句充满着哲理,段段凸显责任担当,给人以智慧和力量。两年前,我们在这里举行首届高峰论坛,规划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再次聚首。我期待着同大家一起,登高望远,携手前行,共同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的主演演讲满满真诚,满满实意。
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金秋首提“一带一路”倡议以来,5年多的时间逐步铺展出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中国一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国际经济合作六廊,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互联互通路网六路,若千国家作为合作重点多国,若干海上支点港口多港“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壮丽画卷,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越来越落地有声。
5年多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事实证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而面向未来,我们依然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也有力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我们应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在为沿线国家、为所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明确方向,鼓劲加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几代人上下求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中国人民的命运从此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我们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向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北京,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出的奋进新时代强音,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实干兴邦精神,也就是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需要学习和弘扬的“丝路”精神。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播撒合作的种子,共同收获发展的果实,让各国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更加美好!(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