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关乎经济发展,关乎亿万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面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繁重任务,各地区各部门正积极行动,扎实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
稳就业就是稳民心,就是稳发展根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全力稳住就业不仅是保障民生的关键,更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今年一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多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但也必须看到,当前就业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各地各部门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四稳”方针,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为民生与发展夯实根基。
政策组合拳为稳就业注入强心剂。面对复杂经济形势, 国务院从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多方面精准施策,打出了一套稳就业稳经济的“组合拳” 。 财政政策精准滴灌,减税降费直达小微企业经营末梢,让更多经营主体挺得住、活得好;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普惠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滋养实体经济;就业优先政策层层加码,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举措织就社会安全网。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这套“组合拳”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谋长远发展之策,为就业市场注入稳定预期。
激活经营主体释放就业“乘数效应”。 小微企业是就业的“蓄水池”,更是创新的“生力军”。政策明确,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继续放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参保年限并拓宽受益范围至2025年底,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一系列政策应出尽出,为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提供有力支持。各地也接连拿出硬招、实招、暖招,千方百计护好就业基本盘 。当经营主体活力迸发,就业岗位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扶持一个企业,带动百人就业”的乘数效应。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要靠发展。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消费市场持续升级,服务业不断拓展,为就业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多元、包容的经济结构,使得我国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能够灵活调整,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当前应该强化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通过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等途径,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多措并举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稳就业不仅要有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的支撑,还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付诸行动。各单位部门应积极履行职责,加强调控,优化就业服务,搭建就业平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困难面前不裁员、少裁员,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广大劳动者也应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大潮。各方携手共进,形成稳就业的强大合力。(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