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哈拉沙漠南缘,热浪滚滚,细沙飞扬。然而,在这片广袤沙海之中,一抹充满生机的青绿格外醒目:规整有序的田垄间,绿油油的果树与菜苗茁壮成长;墨蓝色的太阳能板排列整齐,为灌溉系统持续输送着清洁电力。这里正是“中非绿色技术公园”毛里塔尼亚示范项目的现场,它生动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昂扬的绿色担当,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绿色发展,为全球注入绿色信心。“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成绩斐然,树立起鲜明标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实践成果。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双减少”。当下,中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稳居世界首位,构建起了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打造了全球最为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2023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相较于2012年下降幅度超过35%。英国能源智库4月发布的报告表明,2024年,全球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增量的一半以上源自中国。中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彰显出独特的“中国风范”;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步伐坚定,稳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昂扬绿色担当,中国智慧推动世界绿色发展。大国当有大国风范,中国以昂扬的绿色担当,为世界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中国不仅大力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凭借生动实践增强了多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还以切实行动为世界各国提供绿色援助。“中非绿色技术公园”的建设技术与经验,源自中国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太平洋岛国,中国的菌草技术培训项目助力众多当地民众脱贫致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非洲,中国发起的“以竹代塑”倡议有效减少了塑料污染;在中亚,中国的棉花种植与节水灌溉技术在改善棉农生计的同时,助力缓解咸海生态危机……中国向全球市场供应了约60%的风电设备和约70%的光伏组件设备;仅在2023年,中国的风电和光伏产品就协助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通过技术共享、能力建设以及项目合作等方式,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气候韧性与绿色发展水平,为全球气候行动注入全新动力。中国犹如世界绿色发展征程中的“加油站”与“动力源”。
参与全球绿色治理,维护世界生态文明秩序。绿色发展需要共同推进,生态文明需大家共同担当。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国多次在国际场合倡导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为《巴黎协定》的达成与快速生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打造“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与超过40个国家的170多个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项目、举办能力建设交流研讨班等举措,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支持。目前,中国已与40多个发展中国家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举办300 多期能力建设研讨班,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万余人次的培训名额。在全球绿色治理中,中国发挥着关键的支点作用,是世界生态文明秩序的坚定维护者、积极参与者与有力建设者。
昂扬绿色担当,赋能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打造绿色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各国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与各国携手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同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与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贡献积极力量。凭借中国智慧与中国担当,推动世界绿色发展,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谱写崭新篇章。(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