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予城市健康活力,思考增添生活幸福底色。城市作为现代化的关键载体,提升其智能化水平,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今年以来,各地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凭借高效能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一座座“会思考”的智慧城市,让百姓的生活更具安全感与幸福感。
时代“智”行,城市“智”进。我们已经步入数字时代,智慧力量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任务,而构建城市运行与治理的智能中枢,更是重中之重。今年,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城市更新的八项主要任务,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了具体指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型智慧城市”列为新型城镇化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抓手,明确提出“推动城市治理智能化、服务精细化、运行绿色化”;《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部署了“人工智能 +”、基础设施提升等多方面的重大行动。智慧城市建设引领城市迈向“会思考”的新阶段,这一趋势不可阻挡。
智慧城市蓬勃发展,尽显精彩。当前,我国已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半数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并配套加装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个人从出生、上学到退休养老,法人从企业开办、准营到纳税、注销等事项的“一件事集成办”。各地在重视城市“中枢大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等“末梢神经”的改造,将智慧养老、智慧停车等特色场景融入其中。杭州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借助“城市大脑”实现交通信号灯智能调控、酒店入住“无感通办”,政务服务线上用户超2.39亿;深圳发布《智慧城市建设报告(2024)》,聚焦AI大模型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长沙的“政务一朵云”支撑400多个系统运行;北京、上海分别出台“十四五”智慧城市专项规划,在数字政府、社区智能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如今,智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并向城市群和县域全面拓展,让城市“会思考”在中华大地绽放光彩,蓬勃发展。
智慧城市惠泽城市发展,提升生活品质。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带来诸多利好,“会思考”的城市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智慧城市建设正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与消费的重要动力。去年,超425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城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涝提升工程等项目。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座座“会思考”的智慧城市,为百姓提供更安全、更美好的生活,使人民的城市能为人民提供更精准、多元、及时、幸福的服务。
城市因智慧而更具发展质量,城市“会思考”,人民生活更美好。如今,数字化持续为城市治理赋能,智慧城市建设迈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我们一直在路上。(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