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美丽中国建设的教科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南针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960840
【地评线】长白时评:美丽中国建设的教科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南针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96084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美丽中国建设的教科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南针
2025-07-0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神州秀丽,愿悠悠夏日,鹰击长空,荷新书香。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该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这本文选,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大成者,更是指导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教科书”与“指南针”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先进的理论,崭新的引领。新时代,新理论点燃发展明灯,照亮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刻洞察,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崭新的价值取向。这些思想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睿智的设计,美丽的硕果。擘画未来,设计蓝图,清晰路线,生动实践。文选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在发展理念上,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实践路径上,提出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现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同时,明确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幸福生活;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新时代以来,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一路繁花,硕果飘香。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从低碳建设到江河治理,从城市口袋公园到乡村美化,天蓝了、水绿了,空气清新了,森林增加了,动植物保护强力了,沙漠被绿色锁住了,低碳发展蔚然成风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的气魄,开放的胸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着眼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更以全球视野和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合作中,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这体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改革气魄与开放胸怀,既立足国内实际解决自身生态环境问题,又放眼全球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绿茵凝暑意,荷影映天光;小暑节气,读书心爽。《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的出版发行,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激励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而不懈奋斗。(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