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始终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更是首次超过1.4万亿斤。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6.0万吨(2763.2亿斤),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当前,在亿万人民群众的辛勤耕耘下,“希望的田野上”正展现出一派丰收图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当前,世界早已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中国通过提升粮食产量、加强国际合作、提供紧急援助等方式,持续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着重要贡献。比如,阿富汗是全球饥饿问题频发地区,在中国的捐助下,2024年世粮署采购了超过2000吨食品,包括小麦粉、植物油、黄豌豆和盐,分发给阿富汗超过3.5万个家庭、近25万人。事实上,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实现了约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做出的最大贡献。
多措并举,确保“中国饭碗”装进更多“吉林粮”。吉林坐拥享誉世界黑土带核心区,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吉林将粮食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稳面积、增单产,强化部署推动、环环紧扣抓落实,为粮食丰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吉林粮食播种面积实现19连增,总产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达到853.2亿斤。综合各方面分析预测情况,今年吉林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作为中国“粮食版图”上的“优等生”,吉林正在确保“中国饭碗”装进更多“吉林粮”。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多重挑战,粮食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必须清楚,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设立世界粮食日,就是要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以应对全球饥饿、营养不良和粮食安全问题,并促进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以世界粮食日为契机,各国也应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务实的行动,携手共建一个粮食充足、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美好世界。
本期编辑:侯薇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