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
“中日不存在‘政冷经热’可能性”,这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军红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精准判断。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悍然将“台湾有事”定义为日本安保法中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涉台挑衅言论严重破坏了中日政治关系的基础,使双边关系陷入“政冷经凉”的僵局,若日方不深刻反省、改弦更张、纠正错误,这种“凉”将演变为“政冷经衰”的危险态势。
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谬论,是“政冷经衰”的根源。11月上旬,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公然将所谓“台湾有事”,视为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挑战中方核心利益,从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高市早苗却试图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存亡”挂钩,这不仅是对日本战后和平承诺的背叛,更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
高市早苗错误言论导致的中日政治关系持续恶化,日本经济将受到重大冲击。多名行业人士查阅大量数据,给日本算了一笔账:如果中日政治关系持续恶化,旅游业因中国游客减少,预计一年的损失可达到约2.2万亿日元(约合1000亿元人民币);水产出口继续暂停,对内地和香港的出口合计损失有可能超过1100多亿日元(约50亿元人民币);半导体、家电等制造业领域,如果其在华订单和投资受挫,加上资本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可达上万亿日元。更严重的是,日本在华汽车产业很可能会面临更为艰难的处境,一些品牌不排除会加速退出中国市场。综合来看,高市早苗的言论可能让日本流失数万亿日元的真金白银,对日本经济形成显著的下行压力。总体上讲,若失去中国市场,日本经济将雪上加霜。
值得注意的是,日方“愿意对话”的伪善面具,将持续催化“政冷经衰”。连日来,面对中方的严正交涉,从高市早苗到日本外交官,一边宣称“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愿意对话”,一边避重就轻绝口不提收回错误言论,甚至反过来渲染“中方反应过度”。日方所谓“愿意对话”表现出令人不齿的虚伪姿态:其一,拒绝纠正错误,以“假设性”“法律探讨”等表述含糊其辞,回避本质责任。高市早苗至今仍未收回错误言论,更未向中方道歉,反而试图淡化问题严重性。值得警惕的是,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在视察一座靠近台湾的军事基地时表示,向该基地部署导弹的计划正在按计划进行。其二,做出“外交对话”的样子,却无解决问题的诚意,只是为了在国际社会营造“日本试图沟通”的假象,将中国描绘成“破坏稳定”的一方。正如环球时报社评所指出,这种“愿意对话”的姿态“很伪善”。其三,不反思自己言论引发的危机,反而要求中方“保持克制”,给中国的正当反制贴上“过激”标签,这无异于“引火烧身”后反怪“火势太大”。王毅部长明确警告:“中方敦促日方早日反思改错,不要执迷不悟。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一错再错,一切主张正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有权利对日本的历史罪行进行再清算,都有责任坚决阻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迷途知返,才是日方唯一正确选择。日方若执迷不悟,必将自食“政冷经衰”的恶果,这是一条不归路,也是一条死胡同。日方若想避免“政冷经衰”的恶果,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放下伪善的面具,立即收回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切实履行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做出的承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把对华承诺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本期编辑:罗丹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