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把“学区房”当成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2023749

报料电话:0431-86736969

切莫把“学区房”当成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2016-04-1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行呀你现在,能吃得起葱花饼,买得起学区房的,真是土豪。”听说王琪最近买了学区房,同事和她开起了玩笑。面对同事的调侃,王琪却没心思接茬儿。每月1.2万元的还贷压力,每天刷屏的各种房产新政、入学新规,让“抢到”学区房的王琪更加焦虑:一方面担心自己买在了房价最高点;一方面又唯恐自己买错了房。“哎,没买的时候,想买;买了之后,心里更不踏实。”王琪自言这一年老了10岁。(4月13日《北京晚报》)

“学区房”是否要买?什么时候买?一直是家长或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如果不买,害怕想买的时候房价再出新高,让自己无力承担,孩子因此而获得不了好的教育资源;如果买,又担心价格偏高的“学区房”,因为学籍新政策出台,导致房价下跌,自己就成了“接盘侠”。不买的一直纠结着,买了的还在忐忑不安,“学区房”给家长们带来的苦恼,如同电饼铛一般,把他们煎烤的着实不清。

学区房”让家长或准家长们备受煎熬,但是大多数家长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学区房”的购买行列之中。一方面在大多数的家长眼中,如果选择了“学区房”,无疑就等同于把孩子送进了名校的大门,相比于上一般学校,孩子未来的成才之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另一方面,如果不购买“学区房”,将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不好,很可能就是因为学习环境不优质造成的,家长们肯定会抱憾终生。“学区房”俨然成了孩子人生的“起跑线”,绝对不容有失,所以家长们才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的加入购买“学区房”的大军中。

“学区房”飘高的房价背后,是家长们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认可和追捧。近些年来,全国的很多城市为控制“学区房”的热度和“择校热”的蔓延,纷纷出台了许多学籍新政策,虽然对平衡教育资源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学区房”的热度依然不减。那么“学区房”是不是真的像家长们认为的,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呢?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人生“起跑线”应该在哪?孕育、出生、入学、工作、婚姻等等,相信家长们对人生“起跑线”的起点肯定看法不一。为什么孩子们会被人为的拉上如此之多的人生“起跑线”?因为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家长们竭尽全力的想把最好的给予孩子,所以家长们只要能够给予孩子就会奋力争取,甚至于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的去拼。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母鸡都会,问题是怎样教育他们”。如果期盼孩子的人生走的精彩,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做好孩子的人生方向辅导,才能打牢孩子的人生根基,孩子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从近些年来,媒体报道的真实案例上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只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缺少了对孩子人生思考的教育,一些孩子的人生走的并不精彩,不只是孩子的人生举步维艰滑坡,甚至个别孩子成了迷失或犯罪的潜在人群,让他们的人生葬送乃至于终止。

给予孩子一所名校就学的机会,不如给孩子营造一个喜欢学习的生活习惯,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不断地学习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来应对未来人生的挑战。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还没有达到左右孩子未来人生走向的地步,所以“学区房”不能当成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因为这样不但家长们背负了太多,孩子们背负的将更多。(张健)

责任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