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骗局”钻进了多少漏洞里?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2242487

报料电话:0431-86736969

“童星骗局”钻进了多少漏洞里?
2016-10-1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颜值高,会跳舞,唱歌好,哪个经纪公司要我?”类似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断出现在以“童星”、“星探”为关键词的贴吧、论坛或QQ空间。这些发帖人,绝大多数为年龄在10-15岁之间女童,她们“求出道”,渴望成为童星,而这种心理却被一些打着“招聘童星”的幌子,实则骗取女童裸照和裸聊视频的骗子们利用。这些被骗女童的裸聊视频,最终层层转手流向淫秽物品市场。(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

  所谓的招聘童星,其实很多都是骗子设计的骗局。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招聘童星,而是为了获取童星的裸替照片和裸替视频,继而实现非法利益获得。对于受骗的家长来说,对于受骗的孩子来说,这一定是十分伤痛的事情。当孩子的裸照和裸聊视频被传播的时候,我们需要掀翻的是四张“社会温床”。

  第一张温床:成名渴盼。出名要趁早,成功要靠巧。这是很多人所信奉的理念。在这种心理趋势之下,一些家长提前给孩子规划了一个明星梦。家长把成为明星想的过于简单,孩子仅仅会跳几支舞蹈,仅仅会唱几首歌曲,仅仅会表演个小品,就以为孩子是佼佼者。成为明星需要扎实的功底,即使有扎实的功底,也不是那么好成为明星的。脚踏实地,顺其自然,才是理智的态度。当焦渴的心情失去了理性的时候,也就成为了骗子嘴里的羔羊。试问,所谓的导演要裸照,要裸聊的时候,不该怀疑吗?

  第二张温床:文艺泛滥。这是一个文艺泛滥的时代,有的时候已经到了没有约束的地步。到大城市的街头看看,处处都是所谓的艺术室,文艺室,创作室。而实际上真正能依靠这些实现收获的并不多。每年拍摄出多少电影电视?有多少能够进入电视台和影剧院?大多数的需要放在网络之上,连点击的人都没有。文艺泛滥的时代,助长了孩子成星的心理期盼。

  第三张温床:价值失衡。家长为何期盼孩子能够走上艺术的道路?如果仅仅是对艺术的热爱,那是值得叫好的。问题是,让孩子走艺术道路,很多人不是喜欢艺术,而是觉得搞艺术能赚钱,能成为人上人,能成为有钱人。无疑,唱歌赚钱,演戏赚钱,是吸引人的最大着力点。当很多家长都望女成凤的时候,也就有了成为明星的焦渴期盼。劳动价值的失衡,财富分配的失衡,导致了这种现象。是到了纾解劳动价值分配不公的时候了,劳动价值也需要调节机制。

  第四张温床:监管漏洞。假借“招童星”、“照童模”之名,实则骗取女童裸照、裸聊并偷录的情况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当时也进行了大规模查处,事到如今不仅没有终结这,反倒是愈演愈烈。一组童星裸照或者是裸体视频的价格是300元,从事这个行业一年要搞多少这样的东西才能养活自己?搞1000个也不过能卖30万,这足以证明受骗者居多。那么这些孩子的裸照和视频去哪儿了?业内人士指出都去了色情网站,多是一些设置VIP观看模式的网站。这暴露的是监管漏洞,扫黄打非一直在进行,为何此类网站还是存在?对于经营者和观看者都需要严厉打击。尤其是那些道德败坏的观看者不能再纵容。

  谁给“童星裸聊”提供了滋生的空间?家庭、社会都需要深刻反思。(郭元鹏)

责任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