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7月22日曾作出报道说, 日前,教育部发文严打学位论文代写、买卖,这让大学生论文“掺水”的话题再度被聚焦。是谁催生了论文代写、买卖市场,网上名目繁多的“论文卖家”,其背后有哪些操作潜规则,买到的论文,真的能如愿为学生们换来一张毕业证吗,如此之问,令人深思不已。当然,也令人担忧不止。
学位论文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完成一定学位,必须撰写的论文,其格式、内容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完成者不仅要标明导师是谁,还要声明系自己所写,同时对于引用的数据、事实、观点,也要加注。可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从选题到选材,到架构,再到分析、归纳、表述,最后到规范文面,通过评审,整个过程倘若不是自己独立承担,那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另外,从严谨角度看,学位论文必须无懈可击。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学位论文更是一种重要成果,整个设计和完成,检验完成者的学识能力和水平,也检验完成者的求实与创新贡献究竟在何处。
就是这样很重要的一篇学术论文,并起着决定完成者是否具备获得某种学位资格重要作用的学位论文,竟然被“代写”、被“买卖”,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学位论文代写、买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些学位论文被“代写”、被“买卖”,虽说政府在亮剑,没少严厉打击,但由于学位论文的重要性所使然,一些不争气的人往往不去苦学勤做,也没能练成本该属于未来生存、发展依赖的本领,面对神圣的学位资格需要,公然铤而走险,在网上网下、线上线下来了一番“偷鸡摸狗”动作,以拿来全不费功夫的“泡沫”之为,去找人代写,去花钱购买。结果是出现了韭菜效应,割了这茬,又有那茬长出。
学位论文代写、买卖就这样限于有市场,没完没了登场的恶性循环之中,坑了自己,害了前程,也抹黑了母校,玷污了网络和社会。比如:在大学生群体里,很多人对“写手”的存在并不感到陌生,找人代写学位论文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在互联网、移动终端上,不时地有“写手专业化,协议拿双证”等字样的质量承诺出没。而在这个承诺背后,那可是有关代写商铺或代写平台,以及所谓的写手,搞出来的价格不菲的一笔买卖。何以如此?一句话,就是因为有需求。目前,一篇硕士毕业论文的要价平均在300元/1000字符,按照一篇普通硕士毕业论文3万字起算,代写一篇论文的价格在8000~10000元不等。而本科毕业学位论文的要价,平均也在200元/1000字符左右。这就是论文买卖市场在灰暗地带膨胀的原因,“需求”不除,利益链不断,就难以清朗网络空间,清朗学术界,清朗整个社会。
事实已证明,“代写”与“买卖”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畸形,表面文雅,实际上相当粗野、粗糙。这是全面侵害知识产权,比抄袭还坏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无论是被“代写”,还是被“买卖”,都是一丘之貉,不可饶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严打学位论文代写、买卖的安排部署,固然重要。但重视解决铲除“需求”温床,取缔代写、买卖市场,实现“源头活水来”,可能更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每一所大学,均应强化学位论文的实际价值,切实引导学生注意平时训练和积累,莫要热衷于“代写”“买卖”。尤其是要向导师们传导压力,支持和鼓励导师带好学生,用真本事获得学位资格,而不是自欺欺人。
学位论文的代写、买卖,是学术界的垃圾。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为向往美好生活而奋斗,为家与国的未来前途而奋斗的新时代,唯有真学实做、脚踏实地,才能奋斗有成。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梦幻的产物,都是破碎的泡沫,都是自毁前程的举动。严打学位论文代写、买卖迫切需要源头活水来,需要干干净净做学问。(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