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霜降:“霜”打菊花开 “降”温秋收官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王韬 3785210
二十四节气丨霜降:“霜”打菊花开 “降”温秋收官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王韬 378521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丨霜降:“霜”打菊花开 “降”温秋收官
2023-10-2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北京时间10月24日0时21分将迎来霜降节气,这是秋天结束、冬天到来的交界点。此时节,草木开始黄落,进入“千林扫作一番黄”的晚秋。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带来丝丝寒意,带来斑斓秋色,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尤其是菊花傲霜盛开,“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金秋九月菊花香,赤白青黄吐蕊芳”,菊花用坚韧、勇敢、顽强、不屈之美画出绝美秋天的休止符。可谓“霜”打菊花开,“降”温秋收官。

  霜降三候,生态提醒,准备过冬。随着气温的降低,秋日的结束,万木萧条,准备过冬。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食肉动物很聪明;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保护自己,叶落归根,化为肥料,滋养根脉;三候蛰虫咸俯,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独特的生存方式。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这是与寒冷搏斗的选择,面对寒冷挑战,用自己的方式坚韧前行。

  霜降风俗,健康养生,滋养人生。登高远眺,极目远眺,心旷神怡,舒缓心情;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也利于身体健康;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御寒保暖,补筋骨,“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到,柿子俏,吃了柿,不感冒”;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 “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还有拔萝卜、吃萝卜的传统;等等。美好的习俗,朴素的养生,有对大自然的欣赏,有对身体的滋养,中国人在习俗中生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霜降农事,收获成果,播种希望。“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脱涩后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清热润肺生津。农谚有“霜打蔬菜分外甜”的说法,经霜的白菜用来腌渍酸菜,色泽澄明,味道芳甜;红薯、芋头、栗子、萝卜等富含淀粉的蔬果在御寒时也积攒下足够的甘甜。霜降前后适宜收获食用红薯和芋头。农谚曰“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收山楂,刨地瓜;收大豆,摘棉花;收晚稻,打玉米。“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小麦、油菜、豌豆等等越冬作物,都到了秋种的关键时刻,收获成果,播种希望,霜降虽寒,农业奔腾。

  霜降诗词,晚秋遐想,诗韵浓郁。独特节气,激发诗人遐想灵感,晚秋诗韵浓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枫叶橘红,红枫似烟霞,胜过春花开;“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饱满色彩迷人,艳绝的美景醉人。“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落叶与夕阳交相辉映;“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是自然与人事的深度融合,“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是大自然的哲理启迪等等。文人雅士,吟诵霜降,晚秋抒情,唱响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交响乐章,挥毫人与自然和谐画卷。

  “霜”打菊花开,深秋凸显傲寒美,不仅是菊花,还有火红的枫叶、金桂和柿子,还有向上挺拔生长的白萝卜,挺直坚韧身材的小菠菜,等等。他们拥抱寒冷,接受磨砺,让人敬佩。“降”温秋收官,晚秋美景亦瑰丽,山川、江河、树木以独特的壮丽精彩人间。霜降三侯是大自然的生态画卷,霜降风俗是文化赓续乐章,霜降农事是人类奋斗故事,霜降诗词是思想与情感的蝶变升腾。霜降是严寒的预备,让生命接受洗礼,迎接冬天。(殷建光)

编辑:王韬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