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满”远离“满招损” 收获聚力新启航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48476
二十四节气|“小满”远离“满招损” 收获聚力新启航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4847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小满”远离“满招损” 收获聚力新启航
2025-05-2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麦穗初成、江河渐涨,“小满”已至,万物将熟未熟。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亦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小满之名,大致涵盖两层意义。其一,与气候降水紧密相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地区暴雨渐多,降水频繁,正如民谚所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其中的“满”,指的便是雨水充盈。其二,与农业生产中的小麦休戚相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稀少甚至无雨,此“满”并非针对降水,而是描述小麦的饱满程度。“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思想向来忌讳“太满”“大满”,秉持“满招损、谦受益”“物极必反”的理念。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仅有“小满”,却无“大满”,这不仅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更是对后人的深刻启迪。小满过后,便迎来“芒种”,意味着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小满”远离“满招损”,及时收获,畅享丰收之喜。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此时,苦菜枝叶繁茂,在小满时节生长旺盛,且具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等功效,此时食用正当时,若错过,便稍显迟晚,小满食苦,一夏不苦。靡草在强烈的阳光下逐渐枯死,这标志着小满节气阳气日盛,宛如大自然敲响的警钟。至于“麦秋至”,尽管时节仍处夏季,但对于麦子而言,已然到了成熟的“秋”。经验丰富的农民深知“麦收一晌”的道理,即麦粒成熟到一定程度,便不可再耽搁,否则收割时,麦粒极易掉落土地,导致减产。这是“满招损”在自然中的生动诠释。从收获时间来看,中国西南麦区凭借积温充足、光照良好的优势,每年公历5月上旬便陆续开启小麦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于5月下旬开始小麦收获,持续至6月上旬结束;华北和黄淮海麦区以及西北麦区则在“六一”前后展开大面积小麦收获,6月下旬基本完成作业。当然,其他各类作物也在相应时段迎来收获。江南的油菜籽大面积成熟,进入收获季节。《清嘉录》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古时小满节气,新丝即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与丝商皆满怀期待,翘首以盼收获之日早日降临。“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小满时节,黄澄澄的枇杷、红彤彤的樱桃、紫莹莹的杨梅、黑黝黝的桑葚皆已成熟……夏天的气息愈发浓郁,此时及时收获,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对于人事而言,亦是同理,享受小满,切忌傲慢,骄傲自满往往致使物极必反。

  小满,不仅是农业节气,更是智慧的启迪,崭新启航的契机。古人于小满时节留下诸多美妙诗篇,既是提醒,亦是启迪。“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描绘出小满风景之美;“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展现了丰收之美;“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勾勒出花开之美。收获,不仅是为了集聚财富和力量,更是为了迈向崭新征程。收获是为了生活的幸福,亦是为了腾出土地,便于更好地播种。在南方,说的就是小满节气,正值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地方,收割完小麦后,便要着手准备播种夏玉米。此外,五月下旬,一年已然将近过半,正是人们总结回顾、准备“半年报”之时。此刻,需秉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以“小满”的智慧看待人生、生活与工作,不骄不躁,客观对待将近“半年成绩”,在一年的下半程全新启航。人生小满即圆满,总结整理再扬帆。

  “小满”远离“满招损”,收获聚力新启航。“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这是小满时节的典型写照,洋溢着笑迎丰收的喜悦。“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声声啼叫,催促着农事。万事万物努力生长,呈现出将熟未熟、将满未满的恰到好处之态,等待时机,及时收获,重新出发。(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郭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