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寒露:寒微露 心有暖阳向前行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83956
二十四节气|寒露:寒微露 心有暖阳向前行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8395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寒露:寒微露 心有暖阳向前行
2025-10-0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深秋的节令,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白露节气是气温由炎热到凉爽的转折点,寒露节气则是气温由凉爽到寒冷的转折点。寒露时节,露水更浓,寒气更重,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露珠冷寒而欲凝结,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来。微微寒光,寒微露,心有暖阳,我们奔腾前行。

  寒露三候,微寒开启,生命暖阳站起。“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这是一首冷暖交织的诗。“一候鸿雁来宾”,最后一批南迁的鸿雁掠过天际,先到的同伴颔首相迎,这迁徙中的守望相助,让寒凉的风也带上了几分温情;“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古人见雀鸟匿迹、蛤蜊初现,便想象是雀鸟化蛤越冬,这份浪漫的联想,藏着对生命循环的温柔解读;“三候菊有黄华”,当百花渐歇,菊花却迎着寒露舒展金瓣,或淡雅或浓烈,在疏篱旁、庭院中绽放,恰似大自然捧出的暖阳,把萧瑟秋光衬得明媚起来。这三候,是自然的启示:寒冷从不是终点,而是生命换种方式绽放的序章。鸿雁为避寒而南归,是为了来年的北返;蛤蜊藏于滩涂,是为了春醒的生机;菊花傲霜而开,是向寒冬宣告生命的倔强。它们教会我们,顺应时节,更要在寒凉中守住向上的力量。寒露三候,是寒风中的提醒:生命有暖阳,生活有阳光。

  物候提醒,人间清醒,精神暖阳升起。寒露时节,北方赶紧收割玉米,加快播种小麦。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等。华南地区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寒露微寒,农业匆忙,浑身暖意,播种希望,孕育力量。越是寒冷,越要运动,这是一种精神暖阳的冉冉升起。寒露脚不露,寒露后,养生应多喝水、注意保暖,护航身体健康,滋养精神温暖。一些民俗则更是温和美好。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枫叶红,情感热乎;芝麻香,心灵暖和;吃螃蟹,增加营养;等等。这些烟火气,让寒露有了温度,让平凡的日子有了滋味。物候的温馨提醒,让人间在清醒中,敬畏寒意,不惧寒冷,稳健前行。

  寒露诗词,瑰丽多姿,文化暖阳喷薄。寒露,秋意阑珊处的诗意回响,自然敲响的美丽钟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寒露的咏叹,那些诗句里,藏着不熄的热忱。“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晚来的寒意挡不住晨光里菊花的绽放,透着对生机的赞叹;“九月一樽酒,高歌寒露天”,举杯高歌的豪情,让寒凉也成了助兴的背景;“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秋露里的草色、虫鸣,勾起的是对故土的绵长思念,柔软而温暖。这些诗句,是文化的暖阳。它们让我们懂得,寒露的美,不仅在自然的景致,更在人对时节的感悟:可以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可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昂扬。这份感悟,让我们在面对寒凉时,多了份从容,多了份对生活的热爱。寒露至,天高云淡,松青柿红,与秋韵共迎风,文化暖阳普照,生活奔腾花开。

  凝玉花上露,清影入晚秋。寒微露,是自然的温馨提醒,寒冷来了,穿厚一些,多运动一些,多思考一些,要有暖阳的精神,然后,我们就能心有温暖,行有温度,思想绽放,情感芬芳,邂逅最美深秋,创造人生新的感动。寒露会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也会因心底的热忱而温润剔透。轻拂衣袖,向云挥手,寒露,你好!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