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
近日,一则令人脊背发凉的消息在网络发酵:作业帮App上赫然出现一道以“学生跳楼”为背景的物理题。题干写道:“现有一质量为60kg的普通高中生从11层自由而下……生命可以轮回,高考只有一次。”这道题不仅内容骇人听闻,更以轻佻语气消解了生命的重量,被网友怒斥为“最恶毒的题目”。
面对汹涌舆情,作业帮仅以“已做下架处理”作为回应,试图用技术性操作掩盖系统性问题。然而,一道题目的下架,远不足以平息公众愤怒,更无法弥补对青少年心理可能造成的潜在伤害。这种“删帖式整改”,不过是把责任轻轻一推,把道德重压悄悄抹去——这不是危机公关,这是道德逃避。
内容踩红线,触碰生命尊严的底线。这道引发众怒的题目,内容确实令人不适。支持者或许辩称:“物理题用自由落体模型很常见。”但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物理模型本身,而在命题语境与价值导向。将“学生跳楼”作为题设背景,还配上“高考比命重要”的荒谬逻辑,这已不是知识传递,而是对生命的亵渎。“自由落体”不是教学创新,而是价值观塌方,当教育产品连“尊重生命”这一最基础的价值都无法守住,其所谓“智能辅导”“精准提分”又有什么意义?
平台责任不能“一键删除”,监管必须跟上算法速度。作业帮并非首次“翻车”。早在2021年,其就因虚假宣传(如虚构“清北名师”“押中高考题”)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处以250万元顶格罚款。而此次事件再次暴露其内容生产机制的致命缺陷:众包出题+AI生成+审核缺位,形成一条毫无监管的“毒内容流水线”。据调查,当前主流教辅App普遍采用“用户上传+平台聚合”模式,题库来源庞杂,审核多依赖关键词过滤,对语义、语境、价值观几乎无判别能力。这意味着只要不出现“自杀”“死亡”等敏感词,类似“从11楼自由而下”这样的隐晦表述就能轻易绕过审查。庞大的未成年人群体,每天接触的内容若缺乏伦理约束,后果不堪设想。
下架只是起点,问责与制度重建才是终点。面对舆论压力,作业帮一句“已下架”就想翻篇,未免太过轻率。公众需要的不是删帖,而是彻查责任人、公开审核流程、建立伦理委员会、引入第三方监督。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必须加快立法步伐。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虽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避免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但对教育类App尚无专门细则。此外,学校和家长也需提高警惕。不能因为“免费刷题”“名师讲解”就放松对内容安全的审查。教育产品的选择,不应只看提分效果,更要看其是否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不是流量游戏,生命不容试错。一道题,折射出一个行业的病灶;一次“下架”,掩盖不了系统性的失责。作业帮若真想“帮”学生,就该先帮自己找回教育的初心——敬畏生命,守护成长,而非用算法收割焦虑,用冷漠制造伤害。我们绝不允许,孩子的未来,成为资本与算法博弈的牺牲品。下架?远远不够!必须追责、整改、立规——否则,下一个“恶毒题目”,只会换件马甲,卷土重来。
本期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