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眼中的光,不该被表格和会议遮蔽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3995489
老师眼中的光,不该被表格和会议遮蔽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侯薇 399548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老师眼中的光,不该被表格和会议遮蔽
2025-11-1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这份被舆论称为“教师减负新八条”的通知明确指出:精简数据填报与应用程序使用。由此可见,这份《通知》不是简单的“减负口号”,而是一份系统性、操作性强的“教师解放宣言”——其核心要义,就是让教师从填表、迎检、开会、打卡等行政事务中抽身,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真正还给课堂、还给学生。

  “不是在填表,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这句调侃,道出了许多中小学教师的真实处境。据一项调研,近七成教师每周用于非教学事务的时间超过10小时,其中近三成教师超过15小时。这意味着,一位全职教师每周有近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不在备课、上课或辅导学生,而是在应付各类报表、台账、APP打卡、迎评迎检等行政任务。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些负担往往层层加码。基层学校不仅要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要承接来自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系统的“任务下沉”。某地小学教师曾自嘲:“我们不是老师,是‘万能接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全穿在我们身上。”

  减负不是“减责”,而是“归位”。此次《通知》明确提出“四个严禁”:严禁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严禁强制教师参与各类网络投票和点赞、严禁重复填报相同数据、严禁以“留痕”代替实效。这些条款直击痛点,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尤为可贵的是,《通知》强调建立“白名单”制度,对确需学校配合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明确“谁布置、谁负责”。这意味着,减负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通过制度设计实现职责边界清晰化——教师的主责主业是教书育人,不是行政执行员。

  减负之后,更要“赋能”。当然,减负不能止于“卸包袱”,还需配套“搭梯子”。《通知》同步提出要加强教研支持、优化评价机制、推进数字化赋能等举措。例如,推动“一网通办”减少重复录入,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批改作业、分析学情,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而非增加负担。更重要的是,社会观念也需转变。教师不是“全能保姆”,学校也不是“万能社区中心”。只有全社会形成尊重教育规律、敬畏教师专业的共识,减负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一位老师不再为迎接“文明校园”检查而熬夜做展板,当一位老师不必在家长群反复打卡“安全教育完成情况”,他们才能静下心来打磨一堂好课,才能有余力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困惑。教育部此次《通知》迈出了关键一步,接下来,需要各级政府、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守护这份“教学净土”。毕竟,老师眼中的光,不该被表格和会议遮蔽;教师手中的笔,理应书写知识与希望,而不是应付无穷无尽的“留痕材料”。

初审: 侯薇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