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小侯为了缓解手头紧张,借款4万元,谁知却在高利贷的层层套路下,掉入“深渊”——— 半年时间,欠下贷款100多万!记者近期收到一个大学生父亲的报料。无独有偶,在广东务工的武先生也向记者求助,其儿子大四期间向多个互金平台和借款公司借款,贷款年化利息均超3 6 %,部分甚至高达2000%以上。(3月30日《南方都市报》)
一些出身贫寒的大学生王天为了过上所谓的“体面生活”,罔顾家境实际,竟然向校园贷平台大笔借钱,以至于还不起高利贷,无奈东躲西藏。大学生如此爱慕虚荣,贪图享乐,自酿苦酒,也是自食其果。读罢这样的消息,令人痛心不已。面对黑网贷,家长往往鞭长莫及,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无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干借高利贷炫耀性消费的蠢事。
但是,黑网贷在大学校园不断蔓延,大学教育者也难辞其咎。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大学不能对此讳莫如深,而要将此纳入学校日常的管理制度,对学生悉心引导,广而告之,通过讲座、板报、校园网、班会等多种形式,将网贷风险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告知广大学生,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的生活观、价值观、消费观,自觉做到不炫富,不攀比,尤其是不能超越经济能力去消费。同时,学校还应多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行”之类的有益活动,让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抬头呼吸一下校园外的新鲜空气,使他们有更机会近距离地了解社会,防止大学生钻入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网贷圈套,酿成更多悲剧。
校园网贷负面事件接二连三爆发,也给互联网贷款敲响了警钟。互联网金融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面临失控、失序的风险。特别是校园网贷的对象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如果监管缺位,会影响到不计其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按照银行现行贷款利率计算,商业贷款年利率在4%左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但是大学生在一些黑网贷平台借款4万,被要求打9万元借条,半年时间需要还款百万元之巨。如此黑网贷,哪里是贷款,分明是抢劫!对于这样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尽到监管责任没有?
当然,网贷的利益链条比较复杂,高校只能教育和管理学生,而不能约束网贷平台。因此,大学生频频陷入黑网贷陷阱,实际上给金融监管机构和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监管机构要规范网络平台运作,公安机关要依法加大打击力度,防止非法网贷平台兴风作浪,危害社会。
虽说校园贷疯狂乱象已经引发相关部门的注意,银监会和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有的地方还制定了校园贷负面清单管理细则。但是这个通知由谁执行,如何执行,对于此前已经发生的超高利息校园贷如何处理,还需要配套措施和监管部门跟进。总之,只有筑牢法律制度防火墙,提高执法执行力,才能避免类似网贷悲剧重演,还大学校园净土,还互联网金融安宁。(叶祝颐)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