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鸟类不是见面就厮杀的天敌关系,而是和平相处和谐共存的友好关系。在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融入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行动意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今天,更是如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完成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任务一直就没有松懈下来、弱化下来、搁置下来,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美好未来的决心与行动,也一直就没有动摇过、停滞过、倒退过,守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金山银山,向往美好生活的崇高理想连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日益高高飞翔,中国的态度和做法博得了世界的点赞。
我们的鸟儿,同样在绿水青山之间,在广袤的大地,飞来飞去,筑巢生子,休养生息,可谓是鸟鸣响天下,鸟飞乐全球。这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大亮点,很有看头,也很有干头。记得今年9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曾乘火车抵达吉林松原市,并转乘汽车前往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河湖连通工程核心的查干湖。夕阳西下,水波粼粼,芦苇摇曳,百鸟翔集,查干湖生态水岸一派生机盎然,总书记踏着晚霞沿栈道,步行察看水体状况和动植物生存环境。他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
总书记考察吉林的重要讲话精神,极大地鞭策和鼓舞了2700多万吉林人民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不断昂首阔步,也极大地鞭策和鼓舞了14亿中国人民为建设美丽中国而扎实奋斗。值得一提的是,11月15日中国吉林网携手全国网络媒体发出了致网友倡议书《让候鸟飞》,引发出网上网下的阵阵的热议。在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吉林网的举动温暖了国人,温馨了鸟儿,美丽中国建设再添色彩。“每年秋冬交替之时,全球的候鸟都会进行一场‘迁徙’运动。”倡议书指出:
今年秋天,爱鸟人士首次在天津北大港看到世界濒危鸟种白头硬尾鸭的身影。白头硬尾鸭,1996年被列入世界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全球性濒危动物。现在全球只有7000到13000只左右。在新疆西部的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地区有过繁殖记录。近年零星个体曾见于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在湖北洪湖有过越冬记录。所以,它在天津的出现,让很多观鸟迷倍感兴奋。
倡议书强调:鸟类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更是保持大自然生态平衡和基因资源的重要物种。只有生态环境好了,稀有鸟种才会来。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给候鸟营造良好的“大迁徙”环境,护航候鸟顺利越冬,津云新媒体携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东方网等中央和各省市主要新闻网站发起守护候鸟的美好倡议,切断非法的候鸟“捕、售、食”利益链,保护我们的伙伴,从这些身边事做起。怎样做起?倡议书明确提出:
第一,关心和爱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主动学习相关保护知识,积极宣传爱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意义;第二,拒绝捕杀、买卖、食用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树立饮食新观念,摒弃不良饮食陋习,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争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公民;第三,监督举报捕杀、买卖鸟类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坚决与各种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第四,发现受伤、生病或异常死亡的鸟类等野生动物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妥善进行救治,并放归大自然。四点倡议,其实,就是四大行动,我们没有理由无动于衷,更没有理由去拒绝,或去当看客。
让候鸟飞,人类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天蓝任鸟飞,地绿任鸟来,无疑是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实现美丽中国进程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作出了全面而又深刻的阐述,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建设生态文明,也无疑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一同努力!
当下,依然有一些人以鸟为敌,尤其是在鸟儿季节性、全球性、习惯性“大迁徙”时,表现得更为恶劣。下套捕鸟、安网抓鸟,举枪猎杀已被列入保护对象的鸟类,以及违法违规贩卖销售、宰杀吃掉小鸟大鸟,显然是在作孽。对此要保持“零容忍”,护鸟也要人人尽责。(中国吉林网特约专家评论员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