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85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畔骤起的枪声彻底惊醒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亿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最终在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尊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5周年之际,回望“七七事变”,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发展不能松、团结不能少、斗争不能忘。
铭记“七七事变”,发展不能松。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强掳……14年抗战,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日本之所以敢发动侵略战争,军事及科技等优势是一个重要因素。以1937年为例,日本年产钢580万吨,中国仅为4万吨;日本生产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中国为零。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会遭受侵略。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需要我们建设强大的国防。
铭记“七七事变”,团结不能少。“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母亲将丈夫和五个儿子送上战场、伤残老兵拿出最后的银元捐献前线……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各族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发出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光辉旗帜引领下,掀开了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篇章。新征程上,14亿多中华儿女就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撸起袖子加油干”中不断创造新成绩。
铭记“七七事变”,斗争不能忘。“我死中条,国活神州。”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在1939年中条山保卫战“六六战役”中,就有一支由“陕西冷娃”组成的部队在弹尽援绝情况下且战且退,因不堪被俘受辱数千名士兵最终跳进母亲河壮烈殉国。历经斗争洗礼,中华儿女淬炼出了“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铮铮铁骨和民族血性。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矛盾、多么严峻的危机,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顽强奋斗。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85年后再次回望“七七事变”,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但战争之门远没有真正关闭。必须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人民幸福是对烈士最大的安慰,不懈奋斗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让警世之钟常响心头,我们就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历史的积淀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今天的发展成就告慰昨天的牺牲,让复兴的梦想升腾在美好的明天。(晨曦)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