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国际护士节主题为“关爱护士队伍 守护人民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出通知,部署2025年5·12国际护士节相关工作。通知明确提出,要切实为临床一线护士减负,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和条件。
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石,护士的健康与福祉不仅是职业尊严的体现,更直接关系到全民健康防线的稳固性。唯有让护士群体感受到职业尊严与生活保障,人民的健康防线才能真正坚不可摧。
护士是医疗系统的“毛细血管”,是离患者最近的健康守护者。从门诊导诊到重症监护,从日常护理到紧急抢救,他们以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希望。数据显示,我国注册护士数量已超500万,近十年增幅达116%,专科护理、居家护理等服务不断拓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数据背后,是护士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全民健康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关爱护士就是筑牢健康根基。护士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当前,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关爱举措正在落地生根。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提出 “关心关爱护士队伍” 的四点要求,为护士减负赋能。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关乎护理队伍稳定性。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有的医院引入智慧护理系统,优化护理流程,让护士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患者照护中。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获得感,更直接转化为患者的就医体验改善。
以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健康合力。各地通过表彰先进、宣传典型,让护士的价值得到更广泛认可。比如,北京市发布 “改善护理服务典型案例”,展示护理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关爱护士不仅是政府和医院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广泛传播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增进公众对护理职业的理解与尊重,减少误解与偏见,增强医患之间的理解与尊重,让“白衣燕帽”成为荣耀的象征。这不仅是对护士辛勤付出的肯定,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位护士的坚守。唯有让护理工作者体面执业、安心前行,才能为14亿人织就更牢固的健康守护网。当我们以政策支持、社会关爱、职业尊重为护士赋能,就是在为全民健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让关爱护士成为社会文明的鲜明底色,共同守护人民健康的美好未来。(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