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我们不能忘!不会忘!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罗丹 3980224
“九一八”,我们不能忘!不会忘!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罗丹 398022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九一八”,我们不能忘!不会忘!
2025-09-1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一首《松花江上》,曾让多少人怀念故土而不能回,映射了那段民族最黑暗的时刻。1931年9月18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一页。日本侵略者以卑劣的手段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东北大地成为侵略者肆意妄为的屠宰场,无数同胞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惨遭蹂躏。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这段屈辱的历史,不仅是为了控诉侵略者的罪行,更是要从历史的镜子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民族气节,坚定守护国家繁荣发展的决心。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侵略者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大肆推行殖民统治。在这片曾经繁荣富饶的土地上,侵略者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丰满万人坑遗址是侵略者暴行的铁证,侵略者将中国劳工视为奴隶,强迫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劳动。成千上万的劳工因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和疾病折磨而死亡,他们的遗体被随意抛弃在矿坑中。黑沟惨案遗址记录着更加令人发指的罪行。日本侵略者对当地群众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他们将手无寸铁的平民逼至绝境,用机枪扫射,将尸体抛入深沟,遗址中累累白骨无声地诉说着侵略者的罪恶。这些遗址,是侵略者罪行的铁证,也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见证。始终提醒着我们,那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能被淡忘。

  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东北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展开了英勇的抗争。我们从未忘记,吃着草根,在雪地里和敌人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杨靖宇将军;我们从未忘记,弃笔从戎的陈翰章,用27年的短暂生命,铸就了“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我们从未忘记,对不起自己孩子,却从未对不起民族和国家的赵一曼女士……一个个英雄在东北大地上,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尽管力量悬殊,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正是有着无数英烈的前仆后继,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身上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这种精神力量,成为后来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曾经的东北大地满目疮痍,如今的东北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巨大的变化,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的神州大地上,复兴号高铁一路奔跑,推动中国发展一路向前;蔚蓝的大海之上,三艘航母蓄势待发,守护着我们的领海;放眼天空,国产大飞机正翱翔天际,象征着中华民族一路腾飞。如今的中国,早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从未曾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因为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才能守护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不久前的大阅兵,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6D、歼-20、歼-35A、歼-20S、歼-20A编成两个楔队震撼亮相。曾经,我们飞机不够需要飞两遍,如今,我们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困境。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今天的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清楚和平发展的环境来之不易,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守护国家的繁荣发展,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