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75年前,志愿军将士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跨过鸭绿江,投身于那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如今,岁月流转,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依然光芒万丈,志愿军英雄们的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行。
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10月25日在集安市开展,这一展览如同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展览中,“白云山团”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第50军第149师第447团的官兵们,在朝鲜白云山阵地,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不畏强敌,浴血奋战11个昼夜,先后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毙伤敌人1400余人,荣获“白云山团”的荣誉称号。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集安作为“抗美援朝第一渡”,见证了第42军124师率先渡江的历史时刻。当地百姓拆门板、修浮桥,全力支援前线,展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发生在吉林大地上的故事,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雄精神的生动写照。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极为悬殊的较量。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240万名志愿军将士以“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从两水洞首战的胜利,到长津湖的冰血之战,再到上甘岭的浴血拼搏,志愿军将士们以“钢少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少”的敌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 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山河的安宁,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尊崇英雄,是对历史与初心的深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群众自发带来的照片,是对英雄们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深情回望。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盛世,如今已如他们所愿,我们更应铭记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捍卫英雄,是对光辉胜利的坚定守护。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施行,《烈士褒扬条例》的修订等举措,彰显了国家和人民对英雄烈士的尊崇与保护。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不容侵犯,这是我们对历史、对正义的坚守。捍卫英雄,就是捍卫我们的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就是守护我们的光辉历史和美好未来。
学习英雄,是对伟大精神力量的传承弘扬。志愿军英雄们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险阻,更需要从英雄们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以实际行动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75年后的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以吉林省抗美援朝后援地展览为契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英雄为榜样,将对抗美援朝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我们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期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