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信用“伤疤”,为“央妈”点赞!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991399
修复信用“伤疤”,为“央妈”点赞!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991399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修复信用“伤疤”,为“央妈”点赞!
2025-10-28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新冠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该措施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处对象,先看征信!”近年来,在青年人群中越来越流行这一句话。尽管可能有戏谑成分,但征信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事实上,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基础设施,征信已经被誉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在金融活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日常生活等多个维度,征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征信已经直接影响到贷款审批、就业机会、租房申请等关键领域‌。故而,在对征信高度重视的当下,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一经媒体爆出便引来了强烈关注。

  可以说,现代社会没有人愿意拿征信来做赌注。但受到多方面影响,疫情期间一些人在征信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这种短暂失信也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并非是个人故意失信。比如,社会流动管控让一些行业按下暂停键,一些人在房贷、车贷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好在随着社会发展回归正常,当前他们已经还清了贷款。只是让人苦恼的是,在征信记录方面却出现了污点。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就将给他们一个“重新开始”的宝贵机会。

  也不仅仅是修复信用“伤疤”,这项政策还将释放多重红利。比如,信用问题会被“限高”,影响到个人消费。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为拉动消费今年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8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就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而今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在修复信用“伤疤”的同时,也有助于释放这一部分人群的消费潜力,让更多轻微失信者重新融入正常经济生活,为发展注入活力。

  政策的温度,往往藏在细节里。“央妈”的这项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就体现了政策的温度,让人们心里“暖暖的”。当然,好政策就要落实好,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比如,我们支持合理救济,但必须防止一些老赖借机洗白,让好政策为其“背锅”。同时,也需要明确金额门槛和执行细节,诸如哪些情况符合个人救济条件等等,让政策更具适用性。当然,这也启示着我们,未来可以探索实施更多的政策,既帮助特殊群体修复信用,又能够保持信用体系的约束力,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本期编辑:侯薇

初审: 侯薇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