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食堂如何成了烂菜集中营? 引用区-长白时评 侯薇 2055503

报料电话:0431-86736969

学生食堂如何成了烂菜集中营?
2016-05-1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米饭发霉发黄,萝卜干、辣椒发霉,黄瓜腐烂……“这竟是学校给孩子吃的菜!”有家长向记者爆料称,5月7日下午2点左右,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星源学校20多名学生家长前往学校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发现食堂里一些菜已经变质。5月8日,针对质疑,星源学校理事长和校长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致信道歉,称将严肃查处。(5月9日澎湃新闻)

米饭发霉发黄,萝卜干、辣椒发霉,黄瓜腐烂……这就是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的营养餐!家长能不生气吗?试想,如果不是家长发现并曝光此事,孩子们还要吃多久这样的“霉烂菜”?“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常被官员挂在嘴边,看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被烂菜毒害,被霉变的良心侵蚀,让人心酸,更令人愤怒。尽管家长聚集学校以后,学校连夜并处理责任人,当地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采取处置措施。但是霉变烂菜堂而皇之进入学生食堂值得追问。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质疑的是良心霉变的黑心餐馆,而不是本应保持公益属性的学校食堂。

虽然该校是民办学校,食堂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但是学校食堂不管由谁经营,都不能改变其公益本质,更不能把学生当唐僧肉。表面上看,学校食堂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市场化的产品应该成本透明,具有竞争性。由消费者在市场框架内与经营者充分博弈,由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家。但是,学校食堂特别是中小学食堂具有特殊的垄断属性,全校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根本不具有竞争可言,不具有市场化的特征。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更是做实了学校食堂的垄断经营地位。经营者显然不能罔顾学生感受,一门心思钻到钱眼里。

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阶段,他们能不能吃饱、吃好,关系到他们的营养均衡、身体发育,也关系到他们能否安心学习。国家发改委曾发出通知,要求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不少地方专门针对学校食堂问题制定政策措施,给学校食堂或者学生发伙食补贴。确保学生食堂饭菜质量不打折,不涨价,不减份量,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衡山县星源学校收取了孩子不菲的费用,却给孩子吃霉变、腐烂的饭菜,很是让人失望。

学校食堂企业化经营尽管有它的管理优势,但企业化经营也把食堂变成了经济实体。食堂赚钱的招数五花八门。比如,以次充好、降低饭菜质量与份量。再比如,为了多卖饭,一两、二两饭不卖;为了多卖菜,小盘菜拼盘菜不卖。对此,不仅被曝光的星源学校要深刻反省,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化解学生和孩子心中的怨气,其他学校食堂也要反思。据媒体报道,因不满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差、价格贵,陕西省凤翔县西街中学、贵州六盘水二中、贵州仁怀四中,河南柘城二中都曾出现过学生抵制、打砸食堂的事件。最近还有消息说,有的食堂饭菜中吃出死老鼠。

衡山县星源学校被推到风口浪尖,当地有关部门与学校对学校食堂问题,或许会重视一阵子。但是我更希望当地相关部门对食堂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其他地方也要管好学校食堂,处理好与经营者的产权、利益关系,督促食堂回归公益功能,提高饭菜质量,压缩饭菜利润,改进供应模式,增加饭菜品种、花样。让学生吃饱吃好,让家长放心。当然,指望食堂经营者的利润血管里主动流淌道德血液不太现实,因此,另一条建议是,学校完善食堂监督机制。由师生、家长代表组成食堂监管机构,在食堂卫生、饭菜质量、价格等环节加强监督,避免把学校食堂办成垄断的暴利餐馆。

如果地方政府体现责任担当,适当补贴学校食堂;学校食堂秉持公益宗旨,饭菜价格合理,味道可口,质量有保证;学校领导亲自体验生活,主动征询学生与家长的意见,接受师生、家长的监督,给学生提供表达诉求的制度出口,学校食堂的问题也会少许多。(叶祝颐)

责任编辑:侯薇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