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职业乞讨”,岂能止于“投喂”?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03858
野猪“职业乞讨”,岂能止于“投喂”?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03858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野猪“职业乞讨”,岂能止于“投喂”?
2024-12-0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11月26日,广东深圳,“打家劫舍”的野猪变“职业乞讨”,为了要口吃的变得慈眉善目,学会点头哈腰,“它们明白哄好游客才是出路”。多位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多头野猪在山道旁向游客乞食,部分游客对其进行围观投喂。同日,一工作人员表示,景区在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竖立了警示牌进行提醒,同时也通过公众号等途径呼吁游客不进行投喂、避免靠近。

  还记得,新华网在2021年报道了华北某农村地区野猪泛滥,对春季玉米播种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前不久,有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而深圳的野猪见人不攻击,反而点头哈腰乞讨,这变化也太大了!

  由此让人联想到可可西里网红狼的报道。最近一年,在穿越可可西里的109国道,出现了向人类乞讨食物的野狼,随着网络视频的传播,引得人们带来各种食物进行投喂。游客向野猪和狼投喂,大概出于好奇抑或怜悯,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值得提倡。人们应该思考的是:乞讨野猪、网红狼的这种行为变化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如何进行科学应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乞讨野猪、网红狼的这种行为变化,大概是由于环境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果不是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栖息地减少、食物链出现了短缺,原本生活在山林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怎么会逐渐由袭扰乡村、向闯入城市扩展?

  庄子有句至理名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在当代社会,我们不仅与大自然共生,还需要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需要指出的是,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不是说人一味地给它们投喂食物,而是在一个自然的空间里面,能够平等地生活和生存,才是和谐共生。

  一个时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过度采猎导致珍稀动植物灭绝、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引进物种造成生物灾害。自然界的一切生灵,共同构成一个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其他物种的无节制猎取、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破坏,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进而反噬人类文明,最终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相反,真正的保护能够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以保护亚洲大象为例,从2019年起,西双版纳便构建亚洲象监测预警保护系统,持续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提升亚洲象的监测预警能力。2021年的云南亚洲象群集体北迁事件中,人们通过科学设置投喂点、避免噪声灯光刺激,摸索出“绿溪经验”等,最大程度实现“人象平安”。更可贵的是,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我国的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生态保护成效非常明显。

  事实表明,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必须强化保护举措,而且要持续深入,久久为功、常抓不懈。面对野猪在城市边缘挣扎求生,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惊讶和好奇的层面,需要研究落实必要措施,比如,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测和管理,等等,为它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久泰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