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多起案件引起了法官魏若男的注意——9名网络主播被一家MCN公司以违约为由先后告上法庭,索赔几十万元,诉讼事实与理由十分相似。被起诉的9名网络主播大多数是大学在校生,这家MCN公司先是口头承诺免费打造网红诱导签约,再以对方拒绝履行合同义务诉至法院。
网络时代,人人可“媒”,素人被流量“选中”成为网红,不是稀奇事,这必然激发起人们的“网红梦”,希望通过流量变现获取经济收益。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发现了可乘之机,打造“造梦工厂”,实则暗藏套路。9名网络主播大多数是大学在校生,他们都中招了,掉进了不法商家的“网红梦”陷阱。
追求“网红梦”无可非议,但是,必须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发现了这个馅饼,那一定是陷阱。“您好,我们是一家MCN公司,做素人精品IP孵化。内容打造针对年轻女粉客群领域,穿搭、美妆、颜值……无直播、不收费,公司一对一服务从零打造全包,感兴趣可留联系方式。”2023年10月,郑妍(化名)在短视频平台收到一条这样的私信。如此“香喷喷”的“馅饼”,真的很诱惑人。但是,这么好的馅饼,为何他们不自己吃?他们靠什么赚钱?不辛苦付出,就能名利双收的事,不会有。其实,这个私信,只要仔细推敲,就不会上当。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被“免费”诱惑,我们一定要牢记:免费只是诱饵,坑你才是目的。
市场很大,泥沙俱下。不法分子总是利用人们的名利之心、贪婪之心,设计陷阱,撸你羊毛。的确,这样的不法分子可恶、可恨,应该坚决打击。但是,作为公民自己,也应该保持平和之心,不要痴心妄想,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行,走好自己的正道。的确,你有可能成为网红,但是,必须有长期的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厚成势,是硬道理。比如李子柒一复出,就成顶流,那是因为经过了长期的沉淀;比如,晓华理发师之所以火,那是因为长期的“听顾客话”;比如,“鸡窝头”讲解员走红,那也是专心业务成为习惯;等等。机遇给有准备的人,网红必然牵手有积累的人。
当然,我们在提醒公民积累素质,坚持不懈的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监管。一是要监管网络公司的经营业务,禁止他们设计网络陷阱。二是要对微信群进行监管,对于一些非法广告进行“顺藤摸瓜”式的挖掘,挖出背后的不法之徒,进行严惩。纯净网络环境,打造清朗网络,给公民打造阳光、公正、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三是网信部门设计答疑平台,帮助公民辨析私信广告,也发现不法网络公司的线索。法治与网俱进,监管全程全面,铺就健康轨道,打造良好环境,这是时代担当。
网红文化,时代特征;健康发展,人民期盼。做网红,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人生财富,可以,但是,要小心掉入“网红梦”陷阱!(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