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部分主播打着“养生课”“专家义诊”的幌子,诱导老年人落入消费陷阱。治理老年人直播间购物乱象,为银发族筑起防诈“数字防火墙”,既关乎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更是完善和规范银发消费市场体系、助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个好身体,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愿望。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其对健康的渴望更加地迫切。在此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就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利用老年人对名医、专家的信任和渴望健康养生的心理需求,打着“养生课”“专家义诊”的幌子,行骗取钱财之实。从爆料来看,这些所谓“养生课”“专家义诊”,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后期捆绑销售高价药品或服务。购买的商品中,大量为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产品。这些产品自身质量都得不到保证,更别提给消费者带来健康了。
也不仅仅是“养生课”“专家义诊”骗局,不少老人沉迷直播间购物,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等联合发布的《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从这个角度来看,整治“养生课”“专家义诊”骗局,解决老年人直播间购物乱象,既关乎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更是助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前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普及,老年群体也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从民生角度考虑,让老年群体生活更加幸福,对部分直播平台通过虚假宣传、情感绑架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落入消费陷阱乱象就必须坚决说不。比如,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设“诱导性消费欺诈”专章,就值得我们考虑。在对老年消费市场乱象常态化治理的同时,也应从立法、技术、宣传等方面构建“不敢骗、不能骗、骗不成”的防线,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与晚年尊严。
对于平台而言,也应扛起责任。平台推荐算法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给老年人持续推送相似内容,会形成信息茧房。接下来,平台应借助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商家的监管力度。可以参照“未成年人模式”,开发“老年人模式”,将严格审核过的优质直播间推荐给老人,进一步简化下单、退货流程。当然,老年人也应擦亮眼睛,增强对网络购物的辨识能力。多措并举打造老年友好型消费环境,才能让消费不仅是一种交易行为,更成为老年人参与社会,获得尊严、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杨飞)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