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平方米的厕所隔间里,拖把、扫把等清洁工具横七竖八地靠着墙。墙上挂着不同颜色的抹布、橡胶手套以及衣物。一只大号的黑色塑料货篮倒扣在地上,里面塞满杂物,上方铺着纸板,放着水杯、饭盒等物品。灰色的桶、簸箕、消毒液瓶子,散落在地上。这是一位商场保洁人员放工具和休息的地方。除了厕所隔间,它们还可以是楼梯拐角、污洗间、配电室。
而这些空间往往被保洁人员用来短暂休憩、用餐、洗漱,甚至席地而眠……当下,很多保洁员的工作环境确实存在一些短板。他们在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等场所辛勤工作,休息时往往只能在走廊、楼梯间或厕所的小角落里,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保洁员的任务琐碎而繁重。从早上5点半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有文章写道:“保洁工作的关键问题是过劳和控制,是让工作完全变成苦役,完全没有休息时间。” 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很少被允许像保安或者其他客服礼宾人员一样拥有专门的休息区。于是“给保洁员设立休息室”的话题在社交平台被广泛讨论,“为什么有保安室,但没有保洁休息室?”的呼声如排山倒海而来。这的确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今,在网络的推动下,更多“保洁休息室”现身。
现实中,并不是每个用人方都有条件为保洁员配备休息间,但人们仍希望用人方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为这些劳动者提供一处休息空间,这体现的是用人方应有的关怀与温度。深言之,休息室不仅是一间房子,也是度量劳动者尊严的一把标尺;保洁员有休息室,不是福利,而是基本权利。
“为什么有保安室,但没有保洁休息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保洁人员属于外包公司雇员,处于劳动关系边缘,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常常忽视休息空间的配置,将劳动者的权益让位于工作效率。
由此观之,有没有休息的空间,也许只是保洁人员所面临的系统性困境中最表面的一个问题。他们更需要的是诸如正常休息时间、一份更体现工作价值的薪资等本该拥有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因此,休息室问题的解决,只是关怀的开始,如何在制度上保障劳动者休息空间和时间的权益,仍需要深入抓实,变为常态机制。
各地应该举一反三,从劳动者受尊重着眼,由“保洁休息室”放大到更广泛的劳动者,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丰富、完善配套措施,依法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让每个辛勤付出的劳动者都能在城市中寻找到温暖的归属,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