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止谣锻造“锋利剑”,给热点戴上“紧箍咒”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38893
为止谣锻造“锋利剑”,给热点戴上“紧箍咒” 社会纵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38893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为止谣锻造“锋利剑”,给热点戴上“紧箍咒”
2025-04-1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2025年3月的网络谣言展开了梳理分析。据网上数据监测以及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炮制社会热点、伪造政策信息、夸大灾害灾情等方面。部分自媒体肆意滥用AI技术来制造谣言,这严重误导了公众认知,扰乱了社会秩序。好在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通过“权威辟谣 + 依法惩处”双管齐下的方式,迅速辟谣止谣,全力维护着清朗的网络环境。

  谣言之所以能借“网”横行,背后多是利益在作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持续变化,谣言也借助网络变化多端,但终究万变不离其宗,要么是为了获取利益,要么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部分自媒体和网民为了博取流量,利用公众对社会热点的高度关注,恶意炮制话题,传播不实消息;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官方名义发布虚假政策信息,妄图骗取公众信任,进而实施诈骗活动;还有部分不法分子滥用AI技术生成虚假灾情图像、捏造热点话题,对网络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他们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为了利益想尽办法。生活在不断更新,科技也在持续进步,谣言制造者常常会趁“新”来扰乱人心,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要知道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事出反常必有“谣”。

  挥舞利剑,强化遏制谣言的震慑力。对于网络谣言,我们必须磨砺出锋利的宝剑,及时出击,坚决将其铲除。各级网信和公安等部门应协同联动,通过“权威辟谣 + 依法惩处”双管齐下,曝光典型案例,依法严惩造谣传谣者,从而形成强有力的警示震慑效应。例如,制造“90后省级机关干部相亲,年收入35 - 40万元”和“有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等谣言的造谣者,分别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而造谣“广东多地出现冰雹天气”和“80后死亡率突破5.2%”的网民,也受到了行政处罚和批评教育。拘留能让造谣者汲取教训,处罚能给他们敲响警钟。权威辟谣要争分夺秒、要有力度,让造谣者无处遁形;依法惩处要落实到位、要足够严厉,让他们付出代价。我们要积极传播正能量,占领舆论阵地,抢占舆论先机,让谣言无法在舆论市场立足。

  健全制度,给热点戴上“紧箍咒”。当然,谣言能够传播,不仅是因为造谣者狡猾,也与我们的制度建设滞后于时代发展有关,尤其是在对社会热点的监管与预测方面,我们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勇于创新、积极奋进,加强制度建设,对社会舆论热点进行严格审核与规范。最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建立起AI生成内容强制标识制度,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这样的法治建设多多益善,我们要尽快丰富和完善相关制度,让法治建设走在谣言前面。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旅游出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话题热度不断攀升,我们要提高警惕,提前防范造谣者趁“热”造谣。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另一方面,遇到存疑信息要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并及时举报,为共同维护清朗良好的网络生态贡献力量。(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