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年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启动仪式暨首场专家报告会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启动仪式上,为2023级头雁学员代表颁发录取通知书。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教育培训处、省农业农村厅、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我省项目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学员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专家就农业科技为乡村振兴赋能进行了专题讲座。
推动吉林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聚焦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以乡村人才强链、补链、延链、固链为重点,发挥好优秀人才队伍的引导作用,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才能让人才“活水”浇灌好吉林乡村。本次,吉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筛选出有一定产业基础,事业正处于发展壮大期,有强烈联农带农意愿的产业带头人400人,委托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三所高校具体组织实施,聚焦国家和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求,发挥本校学科特色优势、科技创新优势、人才智力优势、全链条全方位落实培育工作。通过精准的培养,势必能不断提升乡村优秀人才的产业知识,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根基,帮助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播撒希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优秀的人才,是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因如此,立足于吉林乡村振兴实际所需,通过定点培养,将经济发展、重点产业、乡村振兴等理论学习作为基础,能很好地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不断释放出吉林乡村振兴的活力。因此,在培训上要立足于人才培养难等关键环节,大力实施本土人才结对帮扶计划,“一对一”帮扶指导导师深入企业、田间地头、庭院,拉近与学员距离,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去教,从而不断做大人才“蓄水池”,激活发展“内驱力”。
培养优秀人才,既要确保“头雁”能发挥好作用,也要让乡村留得住人才。乡村是可以展示自我、挥洒汗水的地方,既要给优秀的人才创造平台来贡献才智,也要为他们畅通个人成长成才的通道。不管是宣传推介家乡变化、产业现状、重点项目、政策环境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乡村创业,还是畅通人才的“绿色通道”,为做出成绩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物质奖励。只有解决好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骛带动乡村发展,彻底搅动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吉林要振兴,乡村需先行。培养更多的优秀乡村人才,必然能打开吉林乡村“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不断激发黑土地的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王敏)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