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审议通过“六个新赛道”有关文件和《吉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等文件,落实省委安排部署,研究具体工作举措。会议强调,要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搭建“政产学研用”高能级创新平台,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创新也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具体到科技成果转化而言,企业也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和产业化,已成发展必须。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创新发展汇聚新动能。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数据快报》,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幅8月份和9月份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吉林省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50户,分别比2021年1360户和2022年1804户增加234.5%、152.2%,入库企业数量连续两年大幅提升,全国排名从第23位提升到第20位。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吉林创新蹄疾步稳。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了支撑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关键。在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方面,吉林科技厅专门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10家试点单位,赋权科技成果145个,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5600余万元。可以说,当前吉林正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着力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就必须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展“六新产业”和建设“四新设施”,不断推动“双链”融合产业升级。要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吉林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林溪)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