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促吉林“点绿生金”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830264
【地评线】长白时评: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促吉林“点绿生金”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83026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促吉林“点绿生金”
2024-03-1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东北的话题格外火热。其中,“林下经济发展”就是媒体记者关注的关键词之一。8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联名提交提案,呼吁建言。

  立足良好生态发展特色产业,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双赢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对吉林而言,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进行种植,实现农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仅培育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对于兴边富民、维护边疆稳定都有重大意义。

  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吉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北地区林业资源丰富,长白山森林等生态功能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吉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特色林下经济体系。经过实践探索,林下经济日益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产业富民的亮色、人文林业的特色。

  推行林下种人参,打造吉林优势产业。人参在我国有超过3000年的应用历史,吉林是人参的主产区,约占世界人参产量的80%,素有“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之说。吉林省通化市在全国率先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配套技术,推行林下种人参,让人参产业走向上游。林下种参、林参共育。“底下有参的树,一般长得都快一点。”参农“解密”其中奥秘:在种参前参农会先打理树下杂草,从而有利于人参生长,也便于树木通风开枝。林下种人参,既保护自然又科学利用自然,让绿色有机成为长白山人参的鲜明特质,让人参产业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

  着眼融合发展,拓展林下经济产业空间。林下经济不仅仅是林下种植业,更不仅限于种人参,而要善于做好“乘法”,多业态并举,以产业融合求发展,延长林下经济的产业链,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再以通化为例,借助临近白山地域优势,推进通化人参旅游融入长白山旅游之中,探索人参博物馆、人参旅游线路、人参工厂参观等方式,形成集人参、文旅、康养于一体的人参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比如,柳河县的野山参风景区,冬季可看雪,夏季可挖参,年接待游客可达10万人次。顺着这个思路深入拓展林下经济产业空间,以新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书写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新篇章。(久泰平)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