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饮食滋养一方文化。近日,“世界锅包肉大赛”在吉林市举办,吉林“锅包肉”硬核出圈,为吉林全省带来新一波流量。吉菜不仅仅是一道道美食,更是吉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成为展现我省独特魅力的一张重要名片。从田间到餐桌,从吉材到吉菜,从文化传承到技艺创新,在大文旅、大农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吉菜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在饮食习俗、文化上互相借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和多元化的饮食文化。挖掘“土特产”,推进城乡美食深度融合,是吉林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做优做强“吉林美食”,让白山松水文旅盛宴,有滋有味,飘香够味。
“美食+文旅”,解锁旅游新姿势。在旅游业的黄金时代,人们对于旅游的期待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对风景的欣赏上,更多的是对文化、美食的深度体验。这是因为,对以美食为代表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众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美食是游客最关注的体验因素,45.5%的游客重视旅途中的美食体验。另外,美食旅游具备社交属性,某种程度上,美食之旅也是社交之旅,是人们从众多陌生人共同的选择中获得价值认同和心灵慰藉的旅程。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他们是文旅创新形式和内容的主要创造者、推动者,也是评判者。许多城市都是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成就了网红现象,这背后有非常清晰的年轻人群体的力量。
“吉林美食”特色鲜明,加快培育形成产业。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在饮食习俗、文化上互相借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和多元化的饮食文化。打牲乌拉作为吉林市的美食文化名片,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风味特色对吉菜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中药之乡”“中国人参之乡”通化市,丰富的山江资源为地域美食填筑了食材基础,形成了药食融合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素有“粮仓、林海、肉库、鱼乡”美誉的松原市,塑造了独特的渔牧饮食文化;享有“八百里瀚海,八百里粮仓”美誉的白城市,融合了深厚的辽金与湿地农牧文化,湿地与农牧文化相结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开拓了吉菜的新食路……充分挖掘全省各地区地域特色和吉菜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吉菜产业助力大农业发展,让土特产“潮”起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支撑。
积极营销宣传推介,让“吉林美食”成为文旅盛宴。纵观国内一些城市发展文旅产业的做法,无不着眼“本地味道”和“网红美食”成为旅游美食关键词,大做营销宣传推介文章。这种造势的确有效,不少游客甚至“为一顿美食赴一个村”。新生代网红城市的“一夜爆红”,都蕴含着“流量”与“客流量”的辩证关系。这种“网络引爆,口碑传播”的模式,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流量在起作用,流量资源的下沉,让中小城市获得了快速翻红的机会。种种迹象表明,美食旅游已经成为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基础需求。
当然,网红并不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唯一路径,在网红现象具有可遇不可求特点的客观情况下,需要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按照旅游产业逻辑,扎实做好产业基础文章,静待花开。具体而言,目的地城市的美食旅游品牌推广,需要在品牌建设和经营主体培育上做文章。一方面,以标准化特色化做优美食产业,在高质量下寻求规模效应,并与旅游市场的需求高度契合。一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标准,谋划美食产品体系与消费场景。正所谓:文旅套路千万种,唯有真诚动人心,毕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一江春水激活“文化盛宴”。一碗米、一棵菜、一块肉,在吉林餐饮界有了越来“悦心”的打开方式。吉林正以现代化大农业为发展根基,绿色食材、生态资源为发展方向,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加以传承和创新,打造具有地域品牌特色的菜系,让吉菜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结出丰硕成果。(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