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的增益合作社迎来了大丰收,而且丰收成色十足:这里的玉米地巧妙拼接了多种创新种植技术,构建了一幅高产的美好画卷——通过高产群体构建技术的应用,该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在地形、土壤和品种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实现了玉米的高效增产。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提高粮食产量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尤其是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粮食生产不确定性增加,端牢饭碗的压力不断加大。虽然面临挑战,粮食生产也要稳中求进。今年,国务院发布《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要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目标。
粮食增产提能的关键在科技。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在这场粮食增产的盛宴中,良机、良种、良法作为三大支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各地都根据具体情况,指导农民落实适当增密、提高播种质量、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以科学种植方法提升产量和质量。
吉林以科技增粮,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吉林省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一部分,增益合作社采用“宽窄行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株数密度,还配合使用了“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有机—无机—微生物新型施肥技术”“玉米病虫害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等一系列配套技术。这些集成技术,不仅为增益合作社带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也受到了其他种粮大户的热捧。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通榆县,今年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每公顷达到7.5万到10万株,田间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比往年每公顷增产20%,预计全县玉米总产量可达40.56亿斤左右,达到丰产水平。
科技赋能粮食增产,端牢“中国饭碗”是永恒的课题。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今年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实施的第一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目标,需要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不断寻找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粮”方,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更稳。未来,丰收图景将会更加美好!(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