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化“碱”为粮,让“中国饭碗”装进更多吉林粮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896580
【地评线】长白时评:化“碱”为粮,让“中国饭碗”装进更多吉林粮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89658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化“碱”为粮,让“中国饭碗”装进更多吉林粮
2024-11-0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盐碱地是“地球之癣”。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曾被称为“八百里瀚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用好盐碱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挖掘粮食增收新空间,“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着力向盐碱地要良田、要增粮,走出一条生态美、人气聚、效益增的绿色发展新路。吉林省聚焦盐碱地综合治理,既让“废田”变“良田”,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又改良技术、创新发展思路,让盐碱地有了全新“打开方式”,变“盐碱地”为“致富田”,让“中国饭碗”多装“吉林好粮”。

  写好治理文章,破“碱”重生增良田。盐碱地,被称为“沉睡”的耕地资源,其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开展盐碱地改良修复可以有效扩展耕地面积,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治理盐碱地并不容易,要解决困扰农业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就要看到成因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力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技术,让“白花花”盐碱地变身增产增收的“新粮仓”。吉林省下大力气开展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全省670多万亩盐碱地,已整治开发了200多万亩。如今,“八百里瀚海”变“国之粮仓” ,变“鱼米之乡”。吉林省努力迈过“水源坎”“技术坎”,降低土壤中的盐碱含量,确保盐碱地治理改良高效可持续,让更多的“盐碱地”成为能够“长”出新希望的耕地。

  坚持科技赋能,破“碱”新生提产量。让盐碱地长出庄稼只是第一步,要成为“新粮仓”,还需要以科技创新推进盐碱地综合高效利用,在提升粮食产量上下功夫。解决种子和种植的问题,要让种子更好地适应盐碱地,就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推进作物品种持续更新换代,也要从“会种地”向“慧种地”推进,让盐碱地上“科技感”更强。吉林省重视智慧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多措并举加大对“新农人”的引进和使用,新农人带来了改变农作方式的新技术,植保无人机天上飞,无人插秧机地里跑,农情监测点田中立,物联大数据掌中握。吉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让盐碱地焕发新生机、新活力,向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增效的多赢局面不断迈进。

  拓宽发展思路,化“碱”为粮壮产业。思路一变天地宽。随着吉林省盐碱地的治理效果不断显现,让我们看到了盐碱地蕴藏的巨大潜力,要创新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数字农业应用水平,推动粮食生产赋能增智、节本增效,在重农强农惠农上见真章。从水稻、大闸蟹、小龙虾;到打造苇蟹稻生态复合模式,大力发展湿地产业经济;到“隐藏款”特产的茭白;再到……放眼吉林省的盐碱地,我们不仅看到了治理,让“盐碱荒地”变成了“绿洲”,更在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打造全产业链条,让盐碱地上的特色农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是农民增收的“崭新机遇”。吉林省重视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潜能挖掘,推进盐碱地改良、节水灌溉、生态保护修复等技术探索和实践,促进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唐小兰)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