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即将过去,各地秋收工作进入尾声,收储工作正有序展开。进入11月,东北各地仍在加紧秋收。目前,吉林粮食的收获进度已超九成,粮食收储点也积极做好收购服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在公主岭市的一处收储现场,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对粮食进行称重,依据粮食检测标准,利用测试仪对粮食中的水分、蛋白质含量、杂质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精确检测,确保收购粮食质量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既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关系着军需民食以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了6%的粮食,提供了10%的商品粮。全国每10斤商品粮中,就有1斤来自吉林。中国饭碗里要盛入更多吉林粮食,既要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好政策”托底,让农民“好收成”变成“好收益”,也要全链条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做好粮食丰产丰收的“后半篇文章”,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挑起“金扁担”,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农业“金扁担”,一头挑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挑着百姓的钱袋子。丰收时节,要抢抓好天气,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就需要农民抢抓农时,使用现代化农机抢收,收割、脱粒、运输等环节“一气呵成”,提升收粮效率。抢收秋粮保丰收,颗粒归仓迎硕果。眼下,正是秋粮收储的重要时期,在吉林大地的广袤田野上,收割机轰鸣作响,运粮车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在收获的关键时刻,秋粮收获加紧进行,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严把“入仓关”,确保收购粮食质量安全。“谷在地里不要笑,收到仓里才可靠。”充足的粮食储备是国家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让凝聚农民心血和汗水的每一粒粮食都收获到手,更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既让国家“金色粮仓”更充盈,又让种粮户的“钱袋子”鼓起来。粮食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事关农民当年种粮收益和来年种粮积极性,事关粮食安全。目前,秋粮收购已全面展开,要充分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也要对入仓的粮食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进入粮仓的粒粒粮食都是好粮食,让国家粮食存储底气十足。
储粮“数字化”,端稳端牢中国粮食饭碗。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储存环境直接关系到粮食的品质与安全。传统的粮仓管理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难以实现对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容易导致粮食霉变、虫害滋生等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信息化时代,守好百姓“米袋子”,要坚持科技赋能粮囤子,依托5G、物联网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慧管粮”,精准服务好每一粒粮,全面提升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粮食流通工作数字化、现代化,提高粮食存储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护好“粮袋子”,既注重粮食抢收,也要在粮食仓储、流通、贸易、加工等产后环节用心,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让“中国饭碗”装进更多优质吉林粮。(唐小兰)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