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迹斑斑,让人想到陈旧,让人感到落伍,然而,当“锈”变成“秀”时,一个奇迹诞生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底蕴,都有自己特色的历史,都会形成自己个性的发展资源和潜能。工业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传承城市文化根脉不可替代的时代标记,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今年以来,吉林省各地依托独特的工业资源禀赋,持续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展馆、吉林市陶瓷博物馆等工业文化展馆相继开放,一汽文旅体验示范线路等工业旅游路线陆续设计推出,长影红色舞台剧《长歌影魂》等一系列工业文化体验项目纷纷“上新”。透过“旧机器”“老物件”“老厂房”展示工业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既盘活了资源,又记住了历史、留住了乡愁,为推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业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作出新探索,吉林省让锈迹斑斑的“老”蝶变成了“秀”美的“新”,创造了工业文化遗产在现代熠熠生辉站起的奇迹。
奇迹往往在司空见惯中诞生,美好常常就在我们睁开审美眼睛的瞬间发现。高耸的烟囱、老旧的厂房,曾经破旧、荒凉的地方,现在化腐朽为神奇,成了圈粉无数年轻人的新地标;钢花飞溅、铁水涌动的重型炼钢厂,后来成为衰败、荒芜的象征,现在,点铁成金,成为游人众多的城市新空间;机器轰鸣、窑火熊熊的老瓷厂,经过创新规划与设计,成为现代新潮的文化创意街区;从长春市汽开区东风大街一汽1号门出发,途经一汽解放J7整车智能工厂、一汽红旗文化展馆、一汽红旗繁荣工厂等14个工业文化点位,覆盖了从汽车历史、文化展示到现代智能制造等各个环节的一汽文旅1号体验示范线路;净水厂在“历史+文化+生态”的改造思路下,老厂区被打造成为集生态景观与工业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地标;等等。吉林省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凸显出其中的历史与文化韵味,让其与现代旅游审美融合,通过与文创、展陈、研学、培训、休闲、旅游等新业态的深度融合,众多在时光里“锈蚀”的工业遗产重返“芳华”,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多彩“秀带”,成为我们身边的惊叹与幸福。这是创新的结晶,这是创意的成果,这是新征程路上的精彩绽放。
美丽的背后必然有智慧的付出,“秀带”的蝶变当然有汗水的浇灌。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有着许多满载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重要载体,见证了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这里有历史的魂,守住是一种智慧,活化利用是一种发展。吉林在一次次探索实践中,给出N种答案——在长影制片厂厂区里观看舞台剧,跟随“长影NPC”沉浸式游览;建在工业遗存里的博物馆,展示铁路工业百年沧桑;等等。加大普查力度,扩大保护范围,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利用方案,让被“遗落”的工业“明珠”重焕光彩;加大工业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加强工业文化元素创意转化,加大吉林工业文化文创IP开发力度,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和影响力的工业遗产文化产品或品牌,不断引领潮流、保持热度,持续“出圈”。思路创新天地宽,创新拼搏有精彩,“吉”字号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必然叫响全国。
时代奔腾,产业创新,文化升腾,活力澎湃。发展工业旅游是工业文化遗产活化的动力,是保护的路径,是为时代注入一股崭新的力量,吉林工业文化遗产旅游产业阔步向前,赓续奇迹,一路繁花。(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