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内,滑雪爱好者从雪道鱼贯而下,尽情驰骋。天气虽冷,这里却上演着一番冰雪中的“热辣滚烫”。“看到碳纤维滑雪板可以免费试用,就试了试,重量比我之前用的轻了好多,感觉滑雪都比以前快了似的。”来自江苏南京的张女士笑着说。而眼前让张女士赞不绝口的碳纤维滑雪板,是实打实的“吉林造”国货。
作为冰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装备制造业为冰雪运动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吉林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积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推动全省冰雪装备研发生产取得新突破,不断延伸冰雪全产业链,为冰雪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这也使冰雪装备器材的消费需求呈现年龄结构多元化、地域分布扩大化态势,消费者对冰雪装备器材的舒适度、智能化、个性化要求不断提高。目前,中国雪板市场绝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牌。我国冰雪装备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创新能力弱,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主要存在高端装备不足、关键技术“卡脖子”、竞技竞赛类装备受制于人等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吉林省在不断探索尝试。
研发碳纤维滑雪板,背后蕴含着吉林产业升级的辩证法。吉林省工业基础雄厚、冰雪资源丰富,在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中,积极挖掘科技潜力,努力让二者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作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吉林化纤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将自身优势与冰雪经济相结合,跨行业研发、制造滑雪板。传统工业与科技创新在吉林化纤碰撞出了火花,研发团队反复试验了20多次,价格亲民、质量上乘的优质滑雪板应运而生。从卖碳丝到卖制品,小雪板反映出吉林省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大决心。搭上了冰雪经济的快车,吉林化纤这个老牌企业发展动力更足了!
冰雪装备制造“吉”速向新,碳纤维滑雪板只是个缩影。地处辽源市的北方袜业集团,从新材料、新技术入手,尝试研发生产冰雪袜。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3000多双自发热冰雪袜受到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一致好评。由此,辽源这个全国著名的“袜业名城”走上了冰雪袜研发制造之路。如今,平均增温8到12摄氏度的自发热冰雪袜,不仅让全国各地的冰雪爱好者感受到了来自吉林的暖意,也为吉林辽源众多传统制袜企业增添了发展新活力。此外,红旗雪车实现国产雪车“零的突破”,雪板打蜡车、百凝盾冰刀等产品亮相北京冬奥会……越来越多的“吉林造”冰雪装备走上市场、走向国际。
发展冰雪经济,吉林树立起更高的目标。冰雪装备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将激发冰雪经济新活力,更能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顺势而为,2024年12月,吉林省发布《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实现寒地冰雪经济迭代升级。并提出,到2030年,吉林省冰雪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目标为50亿元。眼下,吉林省正以全省之力,依托传统工业制造业优势,紧紧围绕“一主三辅”区域格局,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培育更多冰雪装备器材龙头企业,努力推进冰雪制造业“吉”速发展。有理由相信,随着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吉林冰雪经济必将滑上“高级道”。(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