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传递城市的精神内核。近年来,吉林省刮起“逛馆热”,省内多家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数据说话——2023年全省各大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1031万人次,2024年接待观众总量1310万人次,同比增长27%。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吉林省将文化软实力转换成发展硬实力,将文化自信转换成文化底气的实践。
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摸得到的文脉。想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就从它的博物馆开始。目前,吉林省共有备案博物馆112家,其中一级博物馆5家,二级博物馆8家,三级博物馆12家,涵盖历史、艺术、自然等多个领域。这些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地,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讲着吉林故事,在文化传承、公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让众多参观者深刻感受到吉林文脉的魅力。
用好吉林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吉林文脉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千百年来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总核,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的凝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吉林各族人民所铸造的历史及形成的走向印迹。今天的中国,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不仅要有经济、科技的指标,还要有国民人文素质的指标。而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所创造的吉林文脉,将在这一重大历史进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吉林省在保护好的前提下用好博物馆这个文脉资源,让博物馆走进人民的生活。报道中数据鲜活生动地展示着,“打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新征程上,仍然需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吉林历史文化遗产守护好、传承好,为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注入精神文化力量。
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着眼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博物馆与人民群众走得更近,让文物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将进博物馆作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常态内容,让数字博物馆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去年国庆节期间,吉林省博物院举办的“盛世华诞”博物馆亲子教育、“探秘博物馆”研学、“石生花”博物馆教育课程等活动,累计接待观众10.3万人次,同比增长63.5%。同时,以文化创意促进文物活化,可以最大化扩展文物的文化传播效应。比如,长影尝试“夜间博物馆”业态,创新推出NPC“沉浸式博物馆”体验、大型舞台剧《长歌影魂》、沉浸式话剧《消失的母带》,深受游客欢迎。2024年10月2日入馆总人数为10168人,与2023年同期的5009人相比增长约103%,创下历史新高。除了馆内热度不断,吉林省博物院还积极走出去,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行的“墨韵文脉——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绘画精品展”,轰动京华。多措并举,让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文化创意等形式,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之相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吸引、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注意力和品鉴力,使他们由爱文物进而爱生活。
赓续吉林文脉,增强发展活力。吉林省的文化热、博物馆热也推动了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发展,从而助力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比如,去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白山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这是融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性活动的入场券,标志着吉林文脉具有世界文化遗产发生地的重要文脉,由此长白山文化成为世界文脉的重要延续,对于推动长白山全球性重要地质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吉林省以长白山为龙头的文旅内涵,加速全省万亿级旅游产业和冰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吉林省积极用好这块世界级“金”字招牌,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宣传长白山四季旅游优势特色,全面推介展示品牌形象,加快推动长白山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推动形成长白山旅游热潮。
顺势而为,应该深入挖掘抗联文化、冰雪文化、人参文化、创业文化等特色内涵,发展和丰富吉林文化内核,通过搭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精心打造吉林文化精品佳作、立体展示和宣传文化成果,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