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进一步推进吉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新格局、迈上新台阶,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修编了《吉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守护万物生长,吉林传递出了一种决心与态度,那就是让大美“吉地”成为万物的家园,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幸福世界。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川草木、花鸟虫兽,皆是美景。吉林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沼泽、农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吉林省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全面保护,东北虎、东北豹、白鹤、中华秋沙鸭等野生动物旗舰物种频频“出圈”。紫貂、黑熊、棕熊、丹顶鹤、东方白鹳、虎头海雕、金雕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经常出现在山野丛林或湿地水岸。全省上下的一同努力,为我们绘就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也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可以相得益彰。
把准方向,才能精准发力。守护吉林大地的万物,推动青山绿水成为人们心中的“金山银山”,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此次,吉林省组织修编的《吉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5年)》,由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16个中省直部门、2个中直单位研究制定,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状况、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保障措施四部分内容,涉及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空间生态管控等,进一步明晰了吉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定位、责任分工,明确了2030年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这为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形成了属于吉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生态兴则文明兴。实践证明,以自然保护地方式保护野生动植物是一件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吉林省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6个,总面积达137.41万公顷,已基本形成一个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撑起一把把绿色“保护伞”。推动吉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要有务实的举措,还需要凝聚最大的合力,通过讲解万物共生的内容,吸引更多人投入到吉林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之中来,不断提升全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让更多人成为共建生态家园的守护者与宣传者,推动吉林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大美“吉地”万物欢,多姿多彩“最是美”。如今,吉林大地上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生态保护“一直在路上”是吉林的态度和努力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样的多彩吉林让人动容,也让人向往!(章松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