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吉牛”领跑 链动未来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927108
【全国两会地方谈】“吉牛”领跑 链动未来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927108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全国两会地方谈】“吉牛”领跑 链动未来
2025-03-0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中,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如何把握当下机遇,拥抱未来?近日,中国吉林网记者走进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踏入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忙碌而专注。

  在吉林省这片黑土地上,悄然掀起了关于“牛”的产业革命。吉林这家民营企业以“畜头肉尾”为轴心,将传统的肉牛养殖玩出了新高度,不仅让“吉牛中国牛”品牌响彻全国,更以全产业链的“造牛”智慧,书写了一部乡村振兴的“黄金剧本”。

  从“牛鼻子”到“牛尾巴”,开启“全链条”致富密码。从良种繁育到智慧养殖,从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每一环节都暗藏“致富密码”。比如,国家级延边黄牛核心育种场通过基因筛选、胚胎移植等技术,每年输出300余头优质种牛,带动产业链源头升级;而“吉牛云”大数据平台的落地,让传统养殖迈入智能时代。每头牛的耳标化身“身份证”,生长数据实时上传云端,饲喂配方精准调控,成本下降20%以上。最后,在吉林民企“品牌即溢价”的道路上,让一头牛“身价翻倍”。2023年仅延边畜牧集团便实现单牛产值2.4万元,销售半径覆盖全国一线城市。不难看出,从“头”到“尾”,吉林民企把这篇“牛文章”做到了极致。

  当然,这也得益于政策的“活水”,才浇出“牛气冲天”。免费冻精全覆盖、千头以上屠宰企业奖励500万元、活体抵押贷款等政策,让养殖户敢投入、能扩张。梨树县赵有双凭借“肉牛活体抵押+信用贷”模式,将养殖规模从10头飙升至500头,年收入突破千万元。同时,从“粮改饲”到“牧旅联动”,吉林推动肉牛产业与文旅、循环经济深度融合。比如,红嘴高科技园区、辽河农业经济区等产业集群,让“牛经济”跳出单一养殖,化身区域发展引擎,从而让民营企业发展“牛劲十足”。

  不过,尽管成绩亮眼,吉林民企的“牛事业”仍面临考验。一是资金“卡喉”待破解,尽管政策支持加码,但中小养殖户贷款难、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尚未根除。二是产业链“断点”需缝合:部分加工企业仍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联动发力,畅通堵点,解决难点,同时民营企业也应该主动发力,利用科技赋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有这样,吉林的“牛事业”才能走得长远。

  吉林民企的“畜头肉尾”大文章,不仅是产业升级的样本,更是一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当“全身都是宝”的“吉牛”品牌从吉林走向世界餐桌,当养牛村变身“网红打卡地”,从“牛经济”到“牛文化”,我们可以从这条产业链得到更多启示。有理由相信,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断打造政府和企业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自身发展,全身心投入谋发展、促创新之中,我们一定能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稳健前行。(四岳)

初审: 侯薇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