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讲好“老故事” 让“仙草”飞入百姓家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929077
【全国两会地方谈】讲好“老故事” 让“仙草”飞入百姓家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侯薇 392907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全国两会地方谈】讲好“老故事” 让“仙草”飞入百姓家
2025-03-1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吉林人参产业而言,可谓是恰逢其时,拥有“百草之王”美誉的人参,是中医药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面临高产低值、国际竞争与市场挤压、文化弱化等问题,如何借助这股东风一路昂扬向上,实现“仙草”更好服务于健康中国,需要更多的点睛之笔。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小小的人参,不仅是吉林的“土特产”,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追溯历史,人参人工栽培历史已有450多年,野山参采挖史则更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千百年历史的沉淀与发展让人参与各类神话故事深度融合,成为许多人心心念之的“仙草”。如渤海国通过古老的白山朝贡道向大唐进贡人参等珍贵特产的记载;如清朝将人参推崇为象征权力与祥瑞的“神草”,曾以人参贸易积累军资的记载等。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对人参推崇备至,人参条目中一共用了9300多个字做记录。这些珍贵的历史典籍,都为人参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吉林人参的故事,是一条推动吉林人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捷径”。

  “老故事”焕发“新活力”,人参是“仙草”,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很多人而言,人参存在于神话故事中,有一种“遥不可及”的观感。为此,就需要打破这种隔阂,加大人参的普及力度,推出科普小视频,持续加大对吉林人参的推介力度,让人们知道人参的诸多好处。同时,通过动漫、影视、游戏IP等,将文化历史和吉林人参巧妙融入其中,既能满足人们对人参的好奇,也能提升人参的影响力,让人们在谈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想到人参,由此打开人参文化的新窗户,让人们从“向往”转而变成“求购”,推动人参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人参的经济价值巨大,文化影响力深远,推动文旅融合,能为小小的“仙草”聚势赋能,推动人参产业如大树一般枝繁叶茂。通过引入人参产业,量身定制人参产业小镇,将文旅资源转变成人参发展的动能。当前,吉林已经拥有许多人参主题文旅项目,比如抚松万良人参小镇,配套人参博物馆、采参体验园,游客可参与制作人参蜜片、手绘人参文创,参与传统采参仪式等现场体验。未来,也可以围绕人参与冰雪深度融合,实现人参产业与冰雪旅游的联动,打造更多与人参有关的文创产品,为吉林人参叫好又叫座铺路搭桥。

  文化赋能人参,“仙草”也能枝繁叶茂。文化是人参重要的“附加值”,将人参的文化价值与食用价值巧妙融合在一起,推动人参文化传承创新,必然能在新时代绽放出蓬勃生机,赋能吉林高质量发展。(张悦)

初审: 侯薇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